内外贸“统一策”:商务部调研“出口转内销”阻力
“最近的海外单子很少,海外很多专卖店也关了。”6月23日,宁波一家保税区的大型服装企业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该服装企业主要为皮尔卡丹等国外顶级品牌做贴牌生产,产品全部销往美欧中东等地区。去年以来该企业的出口订单大量减少,为此该企业人士向上级建议转向内销。不过因为其在国外的产品价格太高,加上没有国内品牌,尚未实现。
商务部也正在朝这一方向努力。本报记者获悉,近期商务部准备对外贸企业产品出口转内销以及统一内外贸市场等问题展开调研。
一名商务部人士告诉记者,本次调研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有些问题还不是商务部能决定的,比如内、外销企业的产品增值税不一致,涉及到税制的问题。此外,企业没有国内渠道和品牌,这样的问题可能还是需要企业自身来解决。
此前的6月19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率调研组到东莞视察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并就该省企业出口转内销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召开座谈会。
外需急剧冷却,内需的启动就显得迫在眉睫。在6月19日举行的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林兆木判断,像前些年那样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不仅在危机中已经改变,而且在危机后也不可能恢复。
商务部将调研统一内外贸市场
商务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下一步国家将调研外贸企业产品出口转内销的相关问题,为内外贸市场的统一寻找对策。
据了解,目前出口企业的产品可以享受出口退税。但是如果这些出口的外贸企业将产品转为内销的话,将不能享受这一优惠。
更大的问题在于国内增值税税率是否过高?比如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国内免收增值税,但是出口后在他国也会征收增值税,税率可能为9%-10%,而中国产品在国内征收的增值税税率是17%。
“这个问题在1994年时期就讨论过,后来出口企业主要做出口市场,因为形势好就没有人提了,现在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很紧迫的。”商务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说。
此外,由于一些出口企业主要做贴牌生产,过去就没有品牌,但是现在一下子转做内销,适应性有些难度。
上述宁波那家做贴牌服装生产的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出口的产品在国外低价的服装也要3000元一套,这种价格显然是国内难以吃得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