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鞋服民企海外并购:买牌与贴牌的抉择

        6月下旬,“温州商人组团访欧洽购50个意大利品牌”的消息充斥各大报章。7月5日,温州商人访欧团团长之一、温州服装商会会长、浙江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花花公子、梦特娇在内地最大的代工企业)董事长郑晨爱透露,温州商人为期10天的考察没有达成任何收购意向。8月份,这些意大利品牌打算组团到温州参观考察,届时可能达成合作关系;9月份,温州企业计划再次组团到欧洲进行品牌考察。

        业内人士分析,温州商人访欧团只是中国民资海外并购潮的一个缩影。现在是民资出海收购的好时机,不过有意向的企业必须谨慎而行,后续的经营管理远比壮大队伍重要。

        温商出海

        6月23日到24日,温州市鞋革协会、温州市服装商会组织巨一集团、浙江亚洲人鞋业有限公司、浙江克斯顿鞋业、浙江爱玛鞋业有限公司、吉尔达鞋业公司、天雅鞋业公司等8家制鞋企业以及奥奔妮、乔治白、初人等4家服装企业奔赴意大利,与GEOX、ANCONA、FILOTTRA鄄NO等50个意大利鞋服品牌进行洽谈,内容涉及收购、贴牌生产、提供设计等方面。由于意大利方面推出的50个鞋服品牌大多为二三类品牌,所以温州企业尚未决定购买事宜。

        温州访欧团是一批长期做代加工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需求急剧萎缩,温州很多长期贴牌的代加工企业遭遇销售和市场拓展压力。打开销售渠道,占领国际市场,核心就是品牌开路。于是在意大利华侨、中介机构的牵线搭桥下,温州企业主动出击。

        “第一是为了去看看有什么品牌可以收购,第二是去看看可以帮哪些品牌做代加工。”出行成员之一的浙江克斯顿鞋业董事长蔡兆熙说。

        虽然还没有达成收购意向,意大利企业想和温州企业合作的愿望还是很强烈。“一是这些意大利品牌想通过和温州企业合作,进入中国市场;二是他们想为我们提供产品开发设计服务。”郑晨爱分析,这些意大利企业很看好中国市场。

        “这是拓展国际市场的一条捷径。”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代理、贴牌加工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培育自主品牌不仅过程长,效果也并不理想。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能够收购一些在国际上已经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可以迅速地打开销售渠道,也才能拥有定价话语权。

        并购良机

        事实上,在出海收购的队伍里,不仅仅是服装鞋帽企业,从音响到汽车,再到饰品行业,海外收购正激流涌动。

        半年多时间里,宁波音王集团董事长王祥贵在宁波和伦敦之间往返了3次。这家本土的专业音响设备民营企业,完成了对世界两大知名调音品牌———“录音大师”和Cadac(卡迪克)的收购。

        完成上述两项收购,音王集团斥资7000万元人民币。令人欣喜的是,英国评估机构对世界顶级的调音台品牌Cadac的无形资产估价就达到1亿元以上。王祥贵称,就像联想收购IBM一样,音王集团收购这两个音响设备企业,促使音王集团发展步伐加快20年。“再过3到4年,音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一定进入前五位。”

        现在,王祥贵又锁定了下一个收购目标:英国又一家专业的乐器品牌,并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出于对被收购品牌的保护,王祥贵对外一直拒绝透露该品牌的名字。

        最新的一个动作是,义乌一家老牌饰品企业———浙江美联工贸有限公司把一个欧洲品牌收入囊中。这个品牌已有50多年历史,在法国、意大利的一线百货商场都设有专卖店,是欧洲的一线品牌。早在7年前,美联公司就给这个品牌做贴牌加工,现在反客为主。

      

[1] [2] 
  • 相关阅读
    1.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6个灵魂拷问让“犀牛智造”不蛋定!就问你马云服不服?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