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企稳向好态势明晰 回升势头尤需巩固

      7.1%——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上半年GDP增速。

      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大背景下,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要解决哪些问题?今后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取向?

      生产回升、需求增长、结构调整、民生改善

      “四个一”确认企稳向好

      发电量增长由负转正、财政收入大增19.6%、全国税收今年1月以来首次增长……进入6月,越来越多的亮点开始照亮中国经济的天空。随着中央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贯彻落实,中国经济确实在不断出现积极的因素,企稳向好的态势也越来越明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用“四个一”来概括这一态势。

      “一个回升”——生产增速稳步回升。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二季度比一季度加快了1.8个百分点。稳步回升的态势可能从工业生产看得更为清楚:1—2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3.8%,3月份增长8.3%,4月份虽有所回落,但5月份又继续回升,增长8.9%,到6月份,增长4.7%。而且在工业行业中,60%以上的行业生产增长加快,在工业产品中近60%的产品生产在加快。

      “一个加快”——国内需求增长加快。扩大内需是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和抓手,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比一季度加快4.7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而且内需增长中有两个较为突出的亮点,即商品房销售增长明显,汽车销售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1.7%和17.7%。

      “一个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推进结构调整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在应对危机的同时,中央政府的一揽子计划抓住危机中的机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保增长和调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抓住机遇,加大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的投资,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上半年,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4%,其中铁路投资增长了126.5%。二是抓住机遇,加大科技创新和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新一代移动通信、软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一批核电、风电等能源重大工程项目开工,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12.7%,化学药品增长10.2%,通信交换设备增长11.5%,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增长13.4%。三是抓住机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上半年,六大高载能行业同比增长4.2%,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幅低2.8个百分点。1—5月份,在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统计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中,80%以上呈下降趋势。四是抓住机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半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42.1%,快于东部增速。

      “一个改善”——民生进一步得到改善。改善民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上半年在财政收入压力较大的形势下,社会保障支出进一步增加,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同比增长29.2%,中央财政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支出分别增长49.9%和140%以上。

      不稳固、不平衡、不确定

      困难和压力仍然较大

      从一季度的6.1%到上半年的7.1%,GDP增长幅度和势头让我们对完成全年8%的增长目标更有信心。但是,我们毕竟是在抵御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的严重性以及波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中国经济要重回平稳较快发展的道路仍然困难重重。

     

[1] [2] 
  • 相关阅读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