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动作分析
通过对缝纫动作的研究,提出车针活动时间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并从辅助工序、缝纫附件与操作样板、改善设备性能、平衡流水线、增强职工素质等5个方面,分析了提高车针活动时间的潜力。最后指出,缝纫动作的规范化,有利于缝纫动作的机械化、自动化发展。
摘要:通过对缝纫动作的研究,提出车针活动时间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并从辅助工序、缝纫附件与操作样板、改善设备性能、平衡流水线、增强职工素质等5个方面,分析了提高车针活动时间的潜力。最后指出,缝纫动作的规范化,有利于缝纫动作的机械化、自动化发展。
服装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研究每个操作工的缝纫动作、有利于提高产量与产品质量。并且、动作分析的深入、对于推动新型缝制设备的研制、促进服装行业向高科技领域发展,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车针活动时间分析
通常情况下,缝纫工用于缝纫的时间(车针活动时间)仅占整个过程的20%。英国锡莱研究所的专家们曾对缝纫工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们选定了6个不同的服装品种,8个不同的缝纫机组,经长期研究,结果表明,缝纫工人工作时间分配的情况大致如广:
车针活动时间占20%;
材料处理时间占61%;
私事、疲劳和不可避免的耽搁占19%。
由此可见,如何减少材料处理时间,减少私事,疲劳和不对避免的耽搁,尽可能提高有效的缝纫(车针活动)时间,是提高单一机台产量的关键因素。如果一天(按8h计〕中缝纫时间能提高10min,那么产量则提高10.4%.而10min仅占一天工作时间的2%,也就是说,如果把一天工作中的2%增加到缝纫车针活动上,产量即可提高一成。
二、利用辅助工序提高车针活动时间
辅助工序除了必要的案板操作外,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缝纫工材料处理的时间。通过辅助工的劳动,可以使缝纫工材料处理的时间减少到最低程度。如协助缝纫工做各种必要的缝纫定位标记,协助缝纫工搬移材料与衣片对色对号;协助缝纫工人清剪线头等等。
实践证明,辅助工的合理使用,不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产量。一条流水线(按15台平机计)大致需要l-5名辅助工,具体数量一般根据生产品种与设备状况确定。
三、利用缝纫附件与操作样板提高车针活动时间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各种缝纫附件与操作样板的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但可以减少材料处理时间,而且可以提高车针运行速度。
1. 缝纫附件
附件是缝纫机的一种重要补充部件,它越来越受到服装行业的重视。
日本重机公司就有专门的缝纫附件研究中心。常见的缝纫附件主要有各种定位器、卷边器、打褶器、卷边压脚、抽褶压脚、高低压脚、单边压脚、窄边压脚等等。这些形式各异的附件的合理使用,可大大减少材料处理时间,提高车针速度及其活动时间。一些缝纫附件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专用设备的模仿、如人们模仿开袋机的原理,制做出一种开袋器,使用这种开袋器可以大大减少材料处理时间。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