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揭秘外贸服饰半公开式潜规则

            目前国内主要的外贸服装生产厂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4个省市。外商对在华加工的服装品牌和面料管理非常严格,决不会有大量剩余正品外贸服装流向市场。

      自从去年金融危机之后,外需大幅缩减,出口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在国家明确支持出口转内销之后,原来只能偏安于城市一隅,以半“地下”状态生存的外贸服装店,大有越做越红火之势。这些打着销售“外贸服装”、 “原单欧美货”旗号的外贸小店,现在正成为时尚达人的热门场所。不过,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这些小店参差不齐,真假商品混杂在一起,消费者要想买到真品的外贸服装还真不容易。

      半公开式的潜规则

      在外贸服装逐渐走红的同时,其所内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5月初,正当外贸货风头正劲的时候,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安贞桥附近的刘欣被某知名网站上的一家外贸网店的“原单”、“尾单”等字眼吸引,一口气买下了4件外套、1条裤子和2件T恤。

      4天后,刘欣收到包裹后大吃一惊。衣服针脚不齐,做工粗糙,连张贴的品牌logo都是歪的,完全不是卖家口中所说的“原单货”,而是假货。“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买的是一堆货不对板的外贸服装。”刘欣说。

      其实,网上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其中最惨的莫过于遭遇有毒服装的消费者。河北省深州市的王文献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

      4月中旬,王文献到浙江出差时购买了一件外贸T恤,结果不到半天时间,他的腰和脖子都起了红疙瘩。后来,王文献才知道自己买的是假货,过敏的原因是不法生产厂家为了使衣服不起皱、不缩水、不褪色,加入大量含甲醛的染色助剂和树脂整理剂。

      那么,宋先生店里的服装是否都是真品呢?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原本对答如流的宋先生笑而不答。在记者再三追问下,宋先生的妻子开了口。她说,几乎所有的外贸店都是真假商品混杂在一起,真品的比例不足一成,有时候,30件衣服中只有1件是真品。“所有的店都这样,很多消费者也都知道这些,可以算是半公开的潜规则。”她反复强调。

      其实,很多的时候宋先生自己也难分真假,因为在他的进货地——尾货批发市场也是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会被雁啄了眼。“同一种款式的服装,批发市场的原厂跟单约占40%左右,原单尾货占40%,仿单为20%。”一位国家知名尾货市场的工作人员曾公开指出。

      “都说是外单,100件里面能有2件是真的就不错了。整个沈阳少说几百家外贸服装店,一家店少说也有2万元的货,加起来就是上千万元的货,哪能有那么多外单”。沈阳市中街附近开外贸服装店的张女士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

      张女士表示,目前国内主要的外贸服装生产厂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4个省市。外商对在华加工的服装品牌和面料管理非常严格,决不会有大量剩余正品外贸服装流向市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