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到“品牌”有多远?
从“产品全球化”到“品牌全球化”,中国服装还有一段路要走
中国服装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现状,用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如刚的话说:“中国服装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品牌不在国际市场。”在中国已成为全球服装加工厂的今天,走向国际的中国服装品牌却是寥寥无几,国外品牌占领着我们的高端市场。
OEM成了品牌国际化的障碍
OEM也是双刃剑,用得不好,也可能成为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的绊脚石。
近几年,中国服装出口规模逐年攀升,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及生产国。但是,“中国有世界级的产品,却无世界级的品牌”,在出口的服装中很难看到中国自己的服装品牌,这种状况正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一种尴尬。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出口服装的企业都在做OEM。拥有2000多家服装企业的东莞,其中60%为外来加工的小企业。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50多个服装名牌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
然而,打造国际服装品牌需要企业的品牌直接面对国外的消费者,OEM把我国的制造商和外国的消费者隔离开来,从而使中国服装企业进入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局面。
另外,OEM是中国服装企业成为国外服装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要按照外商的要求依样画葫芦。这样,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准确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另一方面OEM是中国服装企业过度依赖于国外企业,不能及时提高对产品的设计能力和开发的原创能力。这些都会让中国服装企业与国际品牌背道而驰,且越走越远。
品牌资产管理落后
据一项《财富》杂志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20年前,有形资产占到一个公司市值的95%,无形资产占到5%,但是在2001年这个比例发生了逆转,在2001年一个公司的有形资产占到28%,但是无形资产占到72%。可以说品牌的价值比重越来越大,但也应看到各个行业的品牌作用是不同的。比如香水,品牌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夏奈儿”这个牌子取掉,那么它除了是有香味的水以外就一钱不值了,所以香水瓶上面的商标实际上代表了产品的整个价值。在服装行业也一样,品牌的作用越来越大,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企业完善品牌资产管理,以保证竞争优势和长期利润。
资源整合能力亟待提高
“企业要进一步发展,人才资源需要整合,要加大引进新人才的力度。”深圳邓皓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明认为,如果只利用企业内部的力量,恐怕力量太小,不妨走出去,在一定时候邀请专家到公司工作,这种资源的整合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2004年,歌力思聘请国际著名设计大师、法国圣罗兰前高级成衣研发总监KNOTT先生作为品牌设计顾问;大杨集团也延揽了不少国际顶尖人才,如前阿玛尼的首席设计师伊万诺·凯特林。
“现在公司的设计部门分为多个小组,负责不同国家的设计。我们有韩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设计师来领导这些小组进行设计开发。另外,我们要在意大利建立一个工作室,把大连和米兰连接起来。”大杨创世总经理石晓东说。
而七匹狼为邀请来的法国设计师丹尼尔·法瑞特打造的“全新设计师品牌SEPTWOLVES”,新品牌的服饰于3月底正式亮相。这一系列定位于25至45岁的社会精英消费群体的服饰,号称竞争对手是BOSS、ZEGNA等国际品牌。
事实上,不光是人才,中国服装业在全球市场,以及采购供应链方面的整合能力都有待于提高。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