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贸易保护主义困扰中国出口业
在世界经济逐渐见底企稳的过程中,对外贸易成了促进各国经济复苏的稳定器。从奥巴马政府提出的“买美国货”,到欧盟最近对中国紧锢件提起反倾销,这些行为无不闪现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身影。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对我国而言,今年上半年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存在于三大方面。
普通贸易摩擦:
纺企生存雪上加霜
[案例]:最近,北方国际集团遭遇好几起进口货商拒绝收货的案例,拒收的原因往往都是采取一些技术壁垒的方式。
“这种情况在以前极为少见。”北方国际集团总裁助理孙占军说,厂家提供的产品没有改变,买方的要求却开始苛刻了。“事实上,对于目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企业早就已经有充分估计,但是在一方面需求已经受挫的情况下,贸易摩擦的风险无疑让纺企的生存雪上加霜。”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通知,从今年4月1日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孙占军表示,出口退税率上调加大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是与此同时,国外厂商也会相应压价。
中美经贸关系研究中心赵龙跃博士指出,纺织品出口的压力不仅仅来自发达国家需求市场的萎缩,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不发达国家也以纺织品作为支柱产业,金融危机加剧了这些国家与我国之间的竞争,他们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值得关注。
国家竞争:
玩具业摩擦加剧
[案例]:深圳一家玩具出口企业负责人刘先生表示,由于1月份印度对中国玩具颁布了6个月禁令,该企业对印度出口的玩具已无法入境,尽管经过一系列磋商,印度对此禁令做出小范围放松,但是很多产品依然无法通过。
在今年1月23日,印度有关方面曾以“公共安全”为由颁布了对中国玩具长达6个月的大范围进口禁令。这一决定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