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前7月仅三分之一服装企业正常出口
佛山检验检疫局在检测中发现,新调入《目录》的出口服装常有ph值、甲醛超标和成分不符等情况出现。如某批针织服装成分标识上标注为涤纶63%、人棉32%、氨纶5%,检测结果却为涤纶94.5%,氨纶4.5%,未检出有人棉。
从佛山市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1—7月佛山检验检疫局辖区服装出口888批次,同比减少4.6%;货值2494万美元,同比增加39%。佛山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货值同比增加主要是受原料成本增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服装出口总体形势还是趋于减缓。
大部分企业出口量锐减
目前,佛山检验检疫局辖区内共有出口服装企业近100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仅有近1/3的企业处于正常出口状态。在可以保持正常出口的企业中,企业订单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少数几家大的服装企业出口增幅达40%—70%,而大部分企业出口量锐减,降幅在20%—70%左右。
据业内人士介绍,订单增多的企业多是在香港等地设有独立的外联部,直接承接来自海外的订单。由于这些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大,整个制衣工序都可以在本企业内完成,产品质量有所保证,这也让外商更易青睐这些企业。
【问题一】
服装质量不容乐观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调整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但部分新调入《目录》的出口服装生产企业对服装质量要求还停留在外观方面,不主动送至相关实验室进行安全卫生项目检测。”
佛山检验检疫局在检测中发现,新调入《目录》的出口服装常有ph值、甲醛超标和成分不符等情况出现。如某批针织服装成分标识上标注为涤纶63%、人棉32%、氨纶5%,检测结果却为涤纶94.5%,氨纶4.5%,未检出有人棉。因此国外采购商拒绝接受货物,使企业一个报检批就损失6万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