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该拿什么拯救你 中国服装贴牌之痛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1/5,出口方式主要以贴牌为主,自主品牌只占10%,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迄今,中国少有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服装品牌,缺少原创品牌成为中国服装业最大软肋,大大制约了我国服装品质的提升。

       贴牌服装消费者无从分辨

       北京的消费者裴小姐反映她在北京甘家口商场的一个摊位花185元购买了一件克罗地亚芭莉牌毛衣,当她随后来到隔壁摊位时,却惊奇地发现一模一样的毛衣只卖140元。卖服装的老板告诉她:“这两个摊位所卖的毛衣由同一家服装企业生产,只是所贴的商标不同。”转眼之间就多花了45元,裴小姐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一位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女士表示:“如果购买普通服装,我不会在意是品牌服装还是贴牌服装,主要考虑的是款式、颜色和价格;如果购买名牌服装,就会非常在意是不是原厂的产品。”另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小姐说:“绝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无从分辨品牌及贴牌产品,商家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目前在北京服装市场上,贴牌服装占大多数,而品牌服装只占少数。在北京高档商场中,一些打着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国际知名品牌的服装,却是在国内生产的贴牌产品;同样由国内同一个服装企业生产的同一种产品,只因为品牌不同,价格相差悬殊。

      贴牌加工价格持续走低

      据有关专家测算,美国出口给中国一架波音飞机,中国就得出口上百万套的服装,才能维持两国的贸易平衡。这种说法在反映中国出口商品整体缺乏技术含量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国出口服装缺乏品牌附加值,单位价值太低的缺憾。

      我国贴牌服装加工源于沿海地区,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目前已解决了400多万人口的就业问题。但在我国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中,国外企业控制了上游的制造开发以及下游的服装设计,在市场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由于没有国际品牌的支持,中国服装企业的订单价格因此缩水7成以上。而近几年服装加工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贴牌服装加工费用也越开越低。

       专家认为,贴牌生产企业长期从事贴牌服装加工,不可避免地产生依赖性与懒惰性,进取心逐渐消失,容易迷失自我。更重要的是贴牌生产只是按照品牌商的要求生产服装,不能真正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无法实现品牌自主。目前国内越来越多从事贴牌生产的服装企业意识到了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正在努力改变提供贴牌产品为主的经营模式。

[1] [2] 
  • 相关阅读
    1. 印度新冠确诊超600万,大量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