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恶意退运潮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些进口商开始违约,同时,他们既不向出口商说明违约的原因,也不退单,更不提货

      “当时货物已经运抵港口,但对方拒绝付清剩下的70%货款,要求我们退货。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对方并不是没有能力接货,而是利用危机为借口,希望大幅杀价、压款,我们最后决定,宁可全部运回,也不能被欺诈,最终运回了所有货物。”   

      今年5月3日开幕的第105届广交会三期上,深圳一家外贸企业的销售经理李晓飞讲述了春节后公司在东欧某国市场上的遭遇。   

      记者在广交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有李晓飞这样经历的企业不在少数。

      退货频频   

      浙江某公司向西班牙客户出口一批鞋,货款已全部收到,客户却不提货。由于无法联系到客户,货物一直存放在港口,出口商垫付的海运费和港杂费至今无法收回。   

      事实上,对于“退货”问题,中国外贸企业并不陌生,然而此前遭遇退货大多是因为遭遇贸易壁垒,或是因为不熟悉对方市场触犯了一些法律规范程序,或是产品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进口商出现无理由的合同违约,既不向出口商说明违约的原因,也不退单,更不提货。

      故意找茬   

      深圳交易团副团长唐小鸥说,外贸企业从去年年底开始遭遇的无端退运问题,值得企业和有关部门关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张华介绍,目前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国外进口商库存增加,资金紧张。部分欧美客户为避免更大损失,以各种借口不执行合同,要求退运货物或撤消订单,令不少中国外贸企业遭受损失。   

      深圳宝安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故意“找茬”的欧美客户或是借口产品质量存在问题,验收不合格;或是将验收条款进行更改或提高;或将合同中暗藏的霸王条款激活,拒绝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或是故意拖延验货时间造成信用证过期,拒绝付款后退货;更有甚者,一走了之,无法联系。   

      商务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仅民营企业出口,遭遇退运的货物就达1亿美元,增长87.5%,占同期中国出口退运货物总额比重的44.7%。

[1] [2] 
  • 相关阅读
    1.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