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二、“女鞋之都”的源起

      在成都市城区的一处老巷子里,记者找到一家和俄罗斯有生意往来的小鞋厂。几间民房被改成了车间,三十多个工人被分配到几道工序上,紧张地制作童鞋。开工厂的四川老板叫廖彩伟。记者发现,他这些年的发展,正是成都1500家小鞋厂的典型缩影。老廖原先在广州一家台资鞋厂做过厂长。2000年,他回到成都,拿出家里的八万块积蓄,开了家小鞋厂。

      成都亿米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廖彩伟说:“交通工具也没有,走路到材料商处去找(制鞋原料),完了最早第一年的时候,大概就做了一两万双鞋子,当时是有30来个工人。”

      廖彩伟设计的童鞋其实就是照着市场上最流行的成人皮鞋款式,仿制童鞋。头一年做下来,不但没赚到钱,连本钱也都搭进去了。廖彩伟向记者反映:“因为我们从广东回来,我们是帮别人管工厂的,但是自己要整个从前前后后,我们举例讲,这个鞋子材料在哪里买,它的成本是多少,市场在哪里,它能在市场上卖多少钱我们都不知道,所以就要到这里亏,你就交学费一样的去学。”

      坚持做了一段时间,廖彩伟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在昆明、成都、重庆几个城市也有了自己的代理商,工厂的销量从一个月五千多双逐渐发展到一万五千多双。但廖彩伟发现,在国内卖鞋,款式和质量稍差一点都卖不动。

      廖彩伟告诉记者,做鞋生意的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内销、内销,越做越累”。国内竞争激烈,经常是货发出去三四个月了,货款连个影儿都没有。老廖只做内销的那几年,十几个经销商压着他一百多万的货款长期不还。更让他无奈的是,到了年底,客户会以种种理由赖掉万把块钱的尾款,加起来怎么也要损失一二十万。2006年,廖彩伟遇到了又一次机遇。一些做中俄贸易的商人找上门来,向廖彩伟付了笔订金,要他加工外单。但一年能接多少出口订单呢,廖彩伟回答说:“比方说按一年生产25万双鞋子来讲的话,就是有17、8万双鞋子是出口的,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到俄罗斯,也有渠道出口到韩国以及印尼的。”

      廖彩伟发现,和国内恶劣的经商环境相比,出口贸易的风险小、付出的精力也少。虽然老外压低了价格,每双鞋要少赚两块钱,但货款有保证,生产计划也容易安排了。于是,廖彩伟的工厂从百分之百做内销,转向80%做出口。

      和廖彩伟的经历相同,成都不少鞋厂是靠出口生意发展起来的。2000年以后,便宜的中国鞋冲出国门,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记者查询到的数据显示,成都鞋已经占据了俄罗斯市场的半壁江山。按照成都有关部门的统计,每年出口到俄罗斯的成都鞋超过1亿双。而根据俄罗斯政府披露的官方数据,目前俄罗斯居民每年消费2.3亿到2.5亿双鞋,其中大部分是以“灰色清关”方式进口的中国鞋,数量大约在1.5亿双左右,而正规完税进口的鞋子不超过8000万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眼下俄罗斯市场越来越不景气,贸易商提出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廖彩伟说:“俄罗斯这边已经有好几个客人来过了,过来他们就说整体要求今年的鞋子出厂价必须下降10块以上。就是在去年,我们比方说出厂价是120元每双,今年的毛靴的话,12寸的这么高的话,必须在100块,110块每双这样子。那么造成了利润下降,或者说数量也会下降一些。”

      眼下俄罗斯查扣中国鞋带来的风险,这是谁也预料不到的。让廖彩伟更担心的是,如果产品有质量问题,客户就会提出退还的要求,返箱所产生的费用全要由廖彩伟自己来承担。

      廖彩伟说:“如果一双鞋有五块钱毛利润,能够出厂的产品没有出什么问题,管理也到位的话,能剩个一双鞋四块钱的净利。你如果是管理不到位,导致这些货物有返箱,有退货或者什么的,那可能你还要赔钱,剩了两块,剩了一块都说不清楚了。”

      往年年初的头四个月,廖彩伟接到海外订单能超过13万双,但现在厂里只接到3万多双。订单少了,三个车间停了两个,一百多个工人也回家务农去了。

     

[1] [2] 
  • 相关阅读
    1.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2020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0服装行业发展趋势!这6大爆点你抓到了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