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六、采购的秘密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东石的伞具市场,这里云集了大大小小300多家的制伞企业,大到这样一个制伞的机械设备,小到一包铆钉,这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正是由于这样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他的专业化的优势,也吸引了周边很多国家比如像印度、孟加拉国等地的客商到这里来采购原材料。但是细心的东石人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呢这些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客商到这里来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让东石人感受到了压力。

      福建晋江东石镇镇长吴淞江说:“以前印度、孟加拉国这些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这个客商呢,他只采购我们的半成品的一些产品,但是从去年以来,他们就到我们镇采购了成捆的伞布、简单的制造机械。”

      从采购半成品到采购伞布这样的基础原材料,这当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一些到印度考察过的东石商人回来说,印度的制伞业早已不是当年的家庭小作坊,如今在孟买郊区已经出现了上千人的制伞工厂,一定的生产规模加上廉价的劳动力,让他们的产品在全球消费力下降的今天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中央电视台驻印度的记者孔琳琳向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印度南北各地的一些邦,包括南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克拉拉邦、东部的奥利萨帮、北部的拉贾斯坦邦等地都有相对成规模的制伞企业。在孟买一地,从事雨伞出口的企业就有近20家,有的企业规模很大,雇用了上千人。在克拉拉邦有一个城镇,当地几乎家家户户制造雨伞,每年销量达1500万把,如果当年的雨水丰沛,销量还会更好。无论是成规模的出口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其劳动力成本和中国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实际上,伞业的竞争折射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规律——劳动力成本往往是投资商考虑的重要因素,可是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总会逐步上升,这种优势往往会减退。有人曾经这样勾勒过一个路径:低劳动力成本——吸引制造业投资——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本撤离。在这些转移过程中,制造业始终会追逐着成本的“低洼”区而行。东石伞业市场总经理许子尧说:“特别是我们伞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所以说这种人工成本算在里面是占蛮大一部分成本,所以他这个竞争的话冲击是非常大的。”

      对于目前的产业竞争,东石人其实并不陌生。其实东石能成为出口基地,也走过类似的道路:

      1984年,台湾和韩国生产的尼龙折伞大量涌入,使得福建的传统制伞企业受到严重冲击。但是此后,随着改革开放,东石也和其他沿海地区一样,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陆续吸引到台湾等地区的制伞企业到这里建厂。

      此外,当时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全国各地推行“一村一品”战略,东石镇从事雨伞加工的27个村委会,逐步形成了5个制伞专业村。这种小镇经济的形式也是不少出口基地形成的前兆。

      由于制伞行业本身技术含量低,从起步到崛起并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制伞业从日本转移到台湾,再从台湾转移到东石,这当中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因此,东石人也最清楚,有可能发生的这次产业转移意味着什么。晋江市东石镇经济顾问张步深说:“这个不是一两家企业,是一个面上的问题,所以可怕在这里。一个产业集群碰到的问题。”镇长吴淞江说:“如果是产业的转移,那对于我们的区域经济的影响很大。因为这个在我们东石的五大支柱产业当中,伞业是我们的第一大产业,它产值占我们工业产值的60%,出口也占到我们这个总量的一半。那再加上呢,我们现在拥有近300家的这个伞业企业,直接从业人员有三万多。间接从业人员有两万多人。那么这些对我们的就业将产生极大的压力。”

      采访中,晋江鸿盛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鸿告诉我们一个消息,印度的一家企业正在向他们抛出邀请。“他出车间,他是叫我去印度那边做,他们用工方面他们的成本比较低,他们现在从伞业来说,他们的产业链还不是那么齐。他们是一直要求从广交会到现在,他打两三次电话过来一直要求我去跟他合资。”

      王清鸿说,他现在还没有接受外方的这个合作意向,在他看来,晋江的制伞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虽然眼下遇到困难,但是还要看到它潜在的优势,东石伞的制造经验和工艺水平是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况且当地的产业链已经具有规模。经过这次竞争淘汰,对有眼光的企业来说,只要实现产业升级,一样可以重振辉煌。

      吴淞江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品牌培育,我们拥有的众多的这个名牌产品,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必须使我们的企业更多意识到这个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来提高这个产品的升级。”

      在欧洲不少国家,由于气候潮湿多雨,一把黑色直柄雨伞是一位绅士出行的必需装备,而一把漂亮的阳伞,则是凸现淑女魅力的一大法宝。一般欧洲国家的中产人家,通常存有超过一打以上的各色精美晴雨伞,来搭配不同场合和服饰。东石镇人最引以为傲的说法是,全世界每3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打的是东石伞。 虽然压港之痛还不能完全得到解决,但对于“爱拼敢赢”的福建人来说,等、靠、要从来不是他们的风格,主动出击、抢占先机成了众多企业的一致选择。他们相信,这里关上一扇门,那里就会打开一扇窗。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