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政府主导百家民企改制 引入外资国资
诞生股份合作制度的中国民营经济重镇——浙江台州,30年后遭遇命题的轮回:股份制再造。
而不同的注脚在于,30年前,台州国有企业占比90%以上,而现在民营经济占比99%。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台州政府近期开列了一份目录,包括销售额达到5-10亿甚至以上的100家民营企业,政府计划2009、2010、2011三年,帮助它们完成股权的改制。“年内完成24家,目标是希望能达到上市公司的股份结构标准。” 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告诉本报记者。
100家民企股份再造,这场由政府主导的民企改制浪潮,与30年前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相比,是一次微妙的反向操作。这也是自绍兴掀起民企监管时代之后,在民营经济发源地浙江,再次出现与其历史基因迥然不同的改革动向。
对于台州来说,这次改革设计,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政府希望能引进外资、国资注入民企,丰富单一的民营经济结构。“至关重要的是民企产权制度的改革,也是推动台州民企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民企民资占台州经济总量60%、70%亦未尝不可。” 张锐敏解释说。
改革的出发点来自以下颇显触目惊心的数字:8月21日,台州统计局公布,1-7月,台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3%,与此同时,台州上半年的GDP增幅4.4%,增幅列浙江末位。
台州市统计局此前对台州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发现,上半年企业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的仅占被调查企业6.1%,基本发挥的占59.5%,发挥不足和发挥严重不足的占34.4%。
这让历史和现实交织的矛盾变得模糊——在规模10亿这个量级,民企已经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时,源自30年前的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是否可以延续?改革的裂变,仍继续期待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还是需要有形之手适时介入?
2008年台州最大的民企飞跃集团一度濒临破产,当时这一事件经过政府的积极处置产生了不错的效果,这似乎让眼下有形之手的介入当仁不让。
“不愿意参与改制的企业可以先看着,我们以点带面。”张锐敏说。
1.两权分离的趋势
本报记者调查获悉,在股权改制期间,邱继宝曾经派专人到德国考察西门子股权结构的变化,西门子创始人的股权也曾从最初的100%,逐次降为90%,50%,30%,10%,到目前的3%左右。
台州经委上市办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被列入2009年24家改制企业中,包括了:新杰克、天天物流、通宇控股、彪马集团、山河实业、清泉医药化工、竞宏纺织等当地知名民企。
台州民企改制浪潮触动源于飞跃的重组。从08年底开始,飞跃集团引入7家企业共同成立的新飞跃集团。
本报记者调查获悉,在股权改制期间,邱继宝曾经派专人到德国考察西门子股权结构的变化,西门子创始人的股权也曾从最初的100%,逐次降为90%,50%,30%,10%,到目前的3%左右。
“开始他们也不理解,后来还是很成功。”正在国外考察的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对本报表示,目前新飞跃业务发展良好。
有舍有得的邱,目前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出任新飞跃董事长,换来新公司的持续发展。
此后,如苏泊尔引入法国SEB组成的国内小家电行业最大并购案等,对台州民营经济的触动很大。
“我们抓点做样,还是有些企业需要政府启发,推动和引导。”张锐敏表示,他亦参与了此前飞跃集团的改制,获得了一手资料。
在台州缝纫机行业,与飞跃齐名的是台州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新杰克曾以4500万元人民币收购德国自动裁床设备制造企业Bullmdr(奔马)和Topcut(拓卡),完成与国际资本的整合,备受关注。
杰克控股集团董事长阮福德告诉本报,其间台州政府也在鼓励引导我们做资本的整合收购,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是比较愿意执行,就目前而看,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民企做大做强的一个趋向。
“政府引导可以开拓思路,但我们也在照自己的思路在做。”阮表示。“其它企业可能也有他们的思路。”
天天物流也是2009年改制名单中的企业之一。在2009年4月之前,公司董事长梁军及其爱人此前拥有100%股权。
为推动重组和股份再造,天天物流改制的模式是,拿出45%的股权,转让给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和优秀员工,以及外部战略投资者,寄望推动决策科学化。
张锐敏告诉记者,会有企业想不通,坚决抵制,不愿意和国际的行业巨头进行整合,台州政府目前是让想得通的先走一步,其它企业看着,“今年不做说不定明年就愿意了”。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