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制造的真实复苏

      深入广东东莞、江苏昆山、浙江义乌实地调查,并采访了大量物流等第三方公司。案例和数据表明,三地企业开工率出现了明显上升。虽然相比基础行业,制造业获得的政府投资有限,但出于对“出口复苏”或“出口转内销”的期待,制造业仍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

      义乌。早上7点多钟,杨永波从“床铺”—一张铺在地上的草席上翻身坐了起来。为了省钱,杨永波晚上就在劳务市场外面席地而卧。这也是许多打工者的选择。在义乌劳动力市场院门和两旁建筑物的墙根下,堆放着各种箱子、编织袋、被褥以及草席,找工的人或立、或坐,或卧。劳动力市场会在8点钟准时开门。

      杨永波是中国庞大农民工群体中的一员。他4月份来到义乌,当时进了一家饰品工厂,每月工资1800元,但干了两个月他就辞工了。杨说,老板太苛刻,他离开工厂的时候事实上只拿到了900元钱。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杨永波天天都在劳动力市场里转悠,但一直还没找到合意的工作。

      接近8点,人越来越多了。不时有汽车在市场院门外停下,挡风玻璃上贴着字迹潦草的招工广告;一些人举着“招工”字样的纸板,在人群里来回走动着,不时有人围上去询问工资福利之类的问题。

      “在市场外面招工的都是小厂,条件差,待遇也不好—老板在挑我们,我们也在挑他们。”一时找不到中意的工作,杨永波并不着急,因为每天都有很多厂子来这里招人,“慢慢找呗。”

      浙江义乌是中国最重要的廉价小商品制造地和流通市场之一,现在这里是一派繁荣景象。劳动力市场院门前 的一间报刊亭外面贴满了A4打印纸大小的招工小广告,这是姓张的女老板的“新生意”—贴一张每天收费2元。报刊亭外面的一块大木板也是张女士的地盘,上面贴满了招工广告,大约有七八十张。

      重庆人老马来义乌打工两年多了,是劳动力市场里的常客。前几天他在义乌郊区的一家织布厂干挡车工,底薪加上计件奖金一个月有两千多元,但半天不到他就跑了。他抱怨说,车间里只有几台旧电扇,干一会儿活就热得受不了。

      在另外一个稍微高端些的人才市场“义乌市人才交流中心”,25岁的游伟伟正跷着二郎腿看大屏幕,屏幕上滚动的招聘信息多半要求一定工作经验或懂外语。他来义乌刚两天,之前在上海一家安防系统公司做了两年后台工作。两天里,他发现身边有不少熟面孔,有高中没念就出来的,也有浙大高才生,只要经济状况允许,大家都不怎么着急。因为大屏幕上总有新公司,总监、经理的头衔也总在闪过。

      在他看来,自己能做的最好工作就是销售。这次经济危机反倒成了他辞掉“平庸工作”的契机,因为他听说“很多以前做外贸的公司开始转做内贸,在各地都会设销售点。”不过,他决心要找个特别点的行业锻炼锻炼,“纺织、玩具都太大路了。”

      看起来,眼下在义乌找一份工作并不是特别困难。这个消息应该能让很多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者感到欣喜,没有人能预言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终点,但至少义乌经济已经触底反弹。

      义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劳动管理科的陈建平告诉《第一财经周刊》,4月份该局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工厂的老员工返回率高于去年同期,大公司的用工规模扩大明显。浪莎袜业公司新增了1000台袜机和200多台内衣机,计划新增3000名员工;另外一家制作衬衣的贝尔曼公司计划招工500人。

      浪莎袜业是义乌劳动力市场里招工数量最多的公司。招工负责人王先生透露,公司第一批计划招工1500人,今年开出的工资比去年上升了10%左右,根据工种不同,计件工资在1100元至2800元之间,但两个月过去了,现在还只招到了500人。王说尚未招满的原因是,现在是招工淡季,来市场转悠的有很多是“老油子”,怕吃苦,在一个工厂干不了多久,就辞工出来再找工。

      义乌市电力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另一项核心指标—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同比上升0.37%,其中6月份单月工业用电量为30645万千瓦时,比去年6月上升16.93%。

      四川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在外务工人员数量大约为1000万人左右。四川省人民政府劳务处的负责人说,今年2月至6月份,外输务工人员人数和往年同期没有大变化,但到了7月份明显增加。仅7月的第一周,劳务处就给顺德小田电器、志高空调等4家广东企业输送了三千多名员工。

      春节以后开始被普遍报道的制造业复苏似乎就此得到了验证,虽然相比同期的楼市、股市,这样的复苏力度显得太过谨慎。

      在另一个同样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著称的城市—广东省东莞市,制造业的温度也在快速回升。

      东莞市颖祺实业有限公司年产各类针织成衣1400万件,产品85%出口欧洲和北美,该公司行政总裁曾天仁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春节期间公司有一笔170万件羊毛衫的订单,但完成这笔订单之后的3月至5月份,公司出现开工不足。曾说,他没有裁减工人,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订单又会再来,恐怕到时熟练工人不好找。

      没想到5月过后情况就有了好转。曾天仁说,六七月份的接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到10个百分点,这已经足以让工厂满负荷运转起来。

      特种汽车制造商东莞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民志有理由更乐观。现在他的工厂已经是满负荷运转,排产计划安排到了9月份。今年上半年的用工情况好于去年同期,目前一线员工已由380人增加到420人,今后几年还会陆续增加工人至600人。

      来自东莞市经济贸易局的数据称,今年前5个月该市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以及玩具等八大支柱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了2.6%。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已持续10个月。中国政府试图向基础建设领域注入大笔资金,以激活经济的政策迅速收到了成效。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已由第一季度的6.1%升至7.9%。

      不过,从政策设计看,本轮经济刺激政策着重基础设施建设而非增加制造业产能。对产能明显过剩行业(如钢铁业)及前景暗淡的出口导向型行业(如纺织和电子制造业)的投资,都显得非常疲弱。银行业也普遍对扶持中小企业兴趣不大,对制造业部分细分行业表现尤为挑剔。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按照目前的审批状况,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的企业,比如鞋类、纺织类、玩具、服装。如果它还正好处于库存增加、销售不畅的 状况,银行更不可能贷款给它。相比较之下,银行还是更愿意把钱贷给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商有土地做抵押,银行的风险较小。”

      调查显示,本轮制造业复苏的动力主要来自出口的局部复苏及对内需市场的期待。

      在IT、电子类企业云集的江苏省昆山市,去年经历了一场工厂倒闭、裁员潮。如今,很多企业重新获得订单,再度大举招工。

      台积电刚刚发布的第二季度数据显示,收入已增至740亿元新台币(合22.5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87.9%,利润增至244亿元新台币(合7.4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14倍。传奇企业家张忠谋刚刚回归,就将其1200多名员工的研发队伍扩大30%,同时设计技术团队将再增90人。而台湾仁宝,也受惠于中国政府的“家电下乡”政策,在昆山增招了1万名员工,把产线由两班制改为三班制,以赶制低价PC订单。友达、联华电子、日月光等台湾芯片代工企业纷纷调高了年度资本支出。这些企业在内地都设有工厂。

[1] [2] 
  • 相关阅读
    1.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2020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文摘│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品质革命之魂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