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外贸回暖女工吃香 用工企业大喊“招不到”

      动辄招工数十乃至数百人,大量厦门外向型企业日前正在紧急招兵买马,却常“招不到”、“不好招”,而合格的女工们更是被抢着要。

      原本被担心裁员的“民工慌”又变“女工荒”。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欧美库存产品耗光,需求旺季来临,作为中国外贸的一个缩影,厦门的外贸出现回暖的迹象,但仍有隐忧。

      订单突增 女工一月干“两月活”

      上周五晚8点,金尚路,带着一身的大汗,安溪籍42岁女工吴女士走出一栋四层的箱包厂楼。

      并不只有她一人在加班,虽说已是晚上8点,但位于机场周围、林后一带的一些工厂,夜幕下依旧灯火通明。

      “自去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数这段时间最忙最累了。”吴女士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以来,像她这样的普通女工,每天除了午间、晚间吃饭,大部分时间都在车间里赶工,一个锁扣接着一个锁扣地往布包上钉。

      在年初,她是做梦都不会想到眼下这种场景的。“那时工厂一下裁掉了近一半员工,大家都担心下岗。”吴女士说,而现在工厂却在为大量缺人而苦恼。老板还发话说,谁介绍一个熟练女工进厂,给谁150元提成。  

      跟着变化的还有工作量,吴女士回忆说,去年年底直至今年年初,由于活少人多,生产线停了近半,车间主任想方设法劝他们 “轮休”。“现在则希望我们加班,干活量一个月能顶年初的两个月,甚至三个月”。

      作为一线女工,吴女士虽不明白这种繁忙会持续多久,但她告诉记者,最近库存的布料又堆满了仓库,原本罕见的集装箱进厂装货情景,现在隔三岔五就出现在厂区里。

      虽说近来又忙又累,但吴女士的心情却很不错。“除了工资及时发放,老板还一口气发了200元外加两箱饮料。此外,去年停发的高温补贴今年竟恢复了。”

      就在前两天,吴女士领到了7月份的工资——— 2250元。“经济危机后,我们工资一直就在1000元左右。”吴女士带着几分笑意说。

      用工暴增 “民工慌”变“女工荒”

      家住海沧的肖女士也感受到了市场氛围的转变。

      日前,在厦门劳动力市场转了一圈之后,肖女士突然发现自己变得“抢手”了。虽然招工现场人流涌动,但肖女士带来的5份应聘材料,很快都被用人单位拿去登记了,并被告知欢迎到公司面试、上班。

      在劳动力市场看到,厦华、友达光电、灿坤、海沧钢宇等知名外向型企业都在忙着设点招聘,且用工需求量都在百人以上。

      位于马垅火炬高新区的玉晶光电有限公司,虽说员工有5000余人之多,但现在还要招聘大量的普通女工。该公司招聘人员张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并不要求普工有工作经验,底薪为1045元/月,还有加班费,工作地点在岛内。“条件算可以了,但应聘的女工还是很少。一上午下来来登记的也就十来个,可我们要招是百人。”

      “现在招聘的景象,差不多与去年同期繁忙的时候相当,有企业前来报名设点招人,得排队一两星期才能轮到。”厦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负责人白先生向记者表示,去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后,因国际需求萎缩,厦门不少出口企业的订单锐减三四成,不少临时工、普工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裁。但眼下随着一些大企业订单逐渐增多,对农民工的需求开始活跃起来。“特别是女工,现在更是供不应求。”白先生说,由于外向型纺织、服装等对年轻女工需求比例较大,占到85%左右,而从外出务工人员整体结构看,男性占63%,女性只有37%,与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使得女工供不应求,“民工慌”变“女工荒”。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