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MA2009奏响年度最强音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步入调整期,至今仍在低位运行。协会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上半年,本行业发展各项指标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近20%。面对困境,企业纷纷通过瘦身强体、苦练内功、锐意创新等措施渡过难关,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积蓄力量。在这段时间,CISMA2009成为一抹最耀眼的亮色,“CISMA2009来了”也成为了本年度的最强音。行业人士对 CISMA 寄予了许多期望。
过去的几届,CISMA的规模呈跳跃式增长,每一届展会都给主办方带来新的挑战。今年这一届也一样,但其所面对的挑战大于以往任何一届。行业发展形势不明朗,企业究竟走向何方?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需要的是一届什么样的展会?中国缝制机械协会通过统计、调研、市场分析等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力图理出发展头绪。备战,就此开始。
精简节约 优惠创新
沉寂的2008年,漫长而安静,市场形势没有逆转上扬。但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主办方决定仍旧按照一个大规模的展览会准备CISMA2009。在这轮经济危机中,中国作为世界缝制机械制造和销售中心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中国的缝制机械制造商在出口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开拓国内市场,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角逐也更加激烈。国外某公司的某款机型大幅降价,或多或少释放了这样的信号。《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先后出台,缝制机械行业被《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列为重点关注行业,昭示了缝制机械行业强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企业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有的品牌被收购,有的销声匿迹,有的却是脱颖而出,大放异彩。CISMA2009恰恰是企业展示信心和实力,实现逆境中求突破的重要平台。因此,对于CISMA2009,主办方仍然信心满满。
但是,协会对于CISMA2009的定位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而是如何让展商的参展效益最大化。
2009年3月份的协会理事会上,协会发出倡议,倡导举办一届精简、节约、优惠、创新的展会——从展会本身角度,压缩了展会规模,展出面积由2007年的9个馆减至7个馆;缩短展览时间,由原来的3天半减为3天,即展览时间为9月22日至24日。从企业角度,建议参展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申报展览面积,不盲目攀比;摊位设计和搭建简洁、明快、富有内涵、绿色环保,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倡议广大参展企业适度控制接待规格,如招待酒会的规模、档次等方面不攀比。
此外,主办单位将本届展会的利润通过不同方式让渡给参展企业,展位收费更加优惠。对参展企业的优秀新产品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创新。
逆市而上 摊位热销
2009年1月,报名展商共有300余家;2月,上升到400余家;至报名截止日期4月1日,共有700余家。然而,这结束倒更像预示高潮的来临。从4月1日到7月15日,这个数字最后变成了1100余家。80000平方米的展馆远远不能容纳这些展商, CISMA2009逆势而上、摊位热销的盛况让主办方也始料未及。
不论是从参展商数目、品牌结构还是国际化程度来说,CISMA2009绝对是年度最炙手可热的展会。杜可普、百福、兄弟、重机、飞马、大和、力克、格柏、川上、日星、启翔、银箭、威捷、迈埤、岛精机、田岛等世界知名品牌悉数登场;标准、上工、中捷、宝石、杰克、通宇、方正、海菱、富山、兴大豪、鲍麦克斯、北方天鸟、德鹰……国内一线厂商蓄势待发。江苏、菀坪、东阳、广东、昌黎、诸暨、椒江和义乌等地企业组团参展,各具特色;境外组展的德国团、韩国团、香港团、台湾团共聚一堂,同台竞技。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