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灰色清关”引发中国鞋业思考

      中国鞋企“考试年”  

      2009年,中国鞋企可以说是历经磨难。先是2008年原材料上涨、新劳动法实施带来整个制鞋成本的上涨,粗略统计,整体制鞋成本上涨大概在20%左右;另外,外部环境对制鞋业出口也造成不利影响:第一,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欧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疲软,消费者购买能力下降,导致国内鞋企出口量下降;第二,一些主要出口地政府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我国鞋出口的措施,比如,欧盟继续对我国出口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目前进入日落复审阶段,最近,俄罗斯政府严厉打击“灰色清关”,中国鞋在俄遭到查扣;第三,2008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而印度、印尼和巴西等出口主要竞争对手国的货币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   

      这些不利因素都是中国皮鞋出口的拦路虎。   

      当前重要的是,我们中国鞋企需要反思,为什么制鞋企业会遭遇如此的困难?原因在哪里?只有找到自身缺失,强身健体,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才能抵御国际市场更大的风浪。

      品牌输出 提升中国鞋声誉   

      其实,这次俄罗斯“灰色清关”和反倾销事件对中国鞋的国际化道路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对此,奥康鞋业董事长王振滔认为,“随着中国鞋企海外市场的拓展,反倾销等各种贸易壁垒迟早是要来的,没有今年的俄罗斯、欧盟,也可能有明年的美国。各种贸易壁垒现在来了,虽然来得不一定有道理,但中国制鞋企业可以借此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机构、提高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加强品牌建设。”有压力,才有发展,从这个角度说,或许灰色清关和反倾销是件好事。   

      没有一个品牌强到不可竞争,优势的背后往往隐藏劣势,极度优势的另一面就是致命的劣势。   

      “面对反倾销之类的贸易摩擦,我们的思路是强调品牌输出。”康奈鞋业董事长郑秀康对走出困局提出这样的想法。    

      康奈的走出去,有着几个清楚的印迹。    

      先是海外专场连锁。从2001年到国外开出首个康奈皮鞋专卖店,至今在欧美已经开了90多家。通过这种方式,康奈海外专卖店的平均零售价格每双达60美元,这样的定位有效地避开了低价竞争。    

      2008年,康奈与英国的SATRA国际鞋类研究机构签约,在国际鞋业标准制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借此机会更好地熟识国际最新鞋类技术信息,在技术层面上做到与国际接轨。

     

[1] [2] 
  • 相关阅读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