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鞋企生存状况拷问:内销 外销 谁领风骚?

       慧聪制鞋网9月7日讯,2008年的金融危机,尽管让很多外向型企业经营惨淡,但多数做内销的鞋企依然表现良好。2008年销售额与2007年相比,根据各公司的公告,星期六增加了26.8%,百丽增加了52.9%,达芙妮增加了37.4%,安踏增加了54.8%,李宁增加了53.8%等等。

        在业绩增长的背后,各企业的定位和运作模式,到底有哪些不同?

        生产VS销售VS研发,谁领风骚?

        当耐克主导的“虚拟经营”模式在中国服饰行业风行时,李宁、安踏、美特斯邦威等,也利用这一模式随之崛起“轻公司”的概念也被热捧。

        不过也有例外。来自台湾地区的鞋业代工之王“宝成”,反其道而行之,从来不创立自有品牌,继续在代工之路潜行,一年有50亿美元的收入。“宝成”通过“纵向整合战略”,把上游鞋材供应,从天然皮到人造皮革,从鞋底到用来粘接鞋面和鞋底的胶水,从制鞋的模具到包装用纸盒,甚至终端的销售渠道,全部纳入自己的供应链之中。

        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蓝玄圃曾这样评价它说:“可以说你不向裕元(宝成旗下企业)下单,你就不算是名牌运动鞋。”而如今,李宁、安踏等品牌也开始找宝成代工。

        而国内女鞋龙头百丽,为了保证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其研发、生产和销售曾经都是自己操刀。

        但据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蓝玄圃介绍,百丽现在的生产也开始外包。在他看来,生产和销售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如果企业同时在两方面下功夫,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宝成以生产为主,而李宁的重点在渠道,耐克则把生产和渠道都外包,自己专心做研发和品牌建设。

        而另一家在中国内地不太知名的台湾企业“兴昂”(生产基地在东莞),已经悄然发展成全球最大的高级女鞋制造厂。根据其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2008年的总营业额为11亿美元,超过了达芙妮和李宁。欧美的高级女鞋品牌,都纷纷找兴昂做代工。

        单品牌VS多品牌,哪个更好?

        多品牌是鞋类企业讨论很多的话题,不少女鞋企业均采用这种战略。星期六也自称其实施的是多品牌策略,本专题在前文也报道过,而它未来能否成功,还需要继续观察。

        百丽将多品牌战略发挥得淋漓尽致。2008年女皮鞋市场销售额前十大品牌中,有6个来自百丽集团,包括百丽、天美意、他她、思加图、森达、百思图等。

        对于多品牌策略带来的好处,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可以使公司产品面向不同年龄、性别和收入的消费者,扩大消费群体。而且,如果其中某个子品牌经营不善,不会波及到公司的其他品牌。但也有人认为,如果不强调宣传公司整体品牌,各品牌各自为战,会增加广告费用的支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