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给地球“系”条领带——关于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样本解读

      嵊州的空气中,弥漫着领带的味道。

      走进嵊州,满眼尽是写有“领带”两字的招牌,甚至城雕也是设计成领带状的。在餐馆中,在公园里,在汽车上,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领带。

      领带是柔软的,有点像嵊州的越剧。可嵊州人硬把它做成了一个十分“阳刚”、气势冲天的大产业。他们孜孜不倦,心无旁物,花了整整25年时间,终于用一条小小领带,“牵出”了1300多家企业,形成了一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大产业。

      尤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嵊州领带的市场份额,占了全国的90%,世界的40%。嵊州成了世界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被省政府命名为“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

      面对这一神奇的产业集群,我们有太多的好奇:

      小饰品成就一个大产业,究竟靠什么“魔力”?

      世界领带的生产基地,为什么会“花落”嵊州?

      面对新的形势,领带将翻出什么“新花样”?

      ……

      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嵊州,去探寻谜一样的“领带王国”。

      给地球   条领带

      上篇

      小产品成就大产业,靠的是集群的“魔力”

      【核心提示:领带是附属于服装的一小饰品,之所以能够在嵊州成长为一个称雄世界的产业,靠的就是集群的力量。】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嵊州领带很像一片“竹海”。

      一支毛竹,无法经受风吹雪压;而一片竹海,声势壮观,没有一种植物再能与竹子抗衡。竹海的力量,就是“集群”赋予的。

      1984年,浙江佳友领呔公司这棵领带之“笋”,在嵊州破土而出。当时,它只是一棵很小的“笋”,由嵊籍港商卢陆出于对家乡的照顾,出资8万港币而创立的。

      但嵊州人没有让这棵领带之“笋”寂寞。由于“佳友”创办后效益可观,当年就实现了利润16万元,这引起其他企业的争相仿效。很短时间内,在嵊州,又冒出了20多家领带企业。

      有意思的是,“佳友”成为一枝成熟的“毛竹”后,在发达的“根系”上,抽出了许多新的“竹笋”。该公司一大批中层管理人员、供销员甚至机修工,也加入了创办领带企业的行列。如今,在嵊州领带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中,有80%左右出自“佳友”,包括著名的“巴贝”老总金耀、“好运来”老总胡士良、“麦地郎”老总袁孝炳等。这些第二代的领带企业中,又不断生长出一大批第三代、第四代的创业者。

      由于领带粗加工设备和工艺比较简单,准入的门槛较低,致使大量普通百姓,依据现成“样板”,也加入到了创业大军之中。终于,嵊州领带这片“竹海”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领带企业,相互依衬,盘根错节,拥有了无尽的力量。

      力量之一:无可替代的成本优势。1300多家领带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发建立了一种交易成本最低、交易收益最高的合作关系。在嵊州,领带生产过程中的染色、打捻、织造、设计、印花、定型、缝制、后整理、包装、销售等十多道环节,都有大量相应的配套企业,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链网络。在这个地方,你需要原材料,打个电话不消十分钟就有人送来,又便宜又好;你只要有单子,自然有大量的专业化企业为你配套加工,而且在成本上比自己组织生产还要低。

      力量之二:不可复制的信息优势。在嵊州,几乎家家户户都生产领带,张三有什么新发明,过不了几天,李四也学会;在餐馆里,在公园里,在汽车上,大家交流的都是领带。全世界的领带商人都往这里跑,他们将世界各地关于领带的技术、信息、款式,都带到嵊州;而嵊州每年组织多批学习和考察团队,对世界知名领带企业进行考察学习。领带业界稍有“风吹草动”,嵊州人能马上捕捉到。

      力量之三:无可比拟的社会网络。竹海之中,毛竹生竹笋,竹笋长成毛竹后,又会生新的竹笋,如此生生不息。嵊州领带集群发达的社会网络,与其十分相似。领带企业之间,不是血缘,就有地缘;没有亲缘,还有业缘、行缘。大家亲帮亲、邻帮邻、同行帮同行,使企业的可利用资源更加充沛,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更加便利,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

      力量之四:独一无二的品牌资源。在领带业界,“嵊州领带”无人不晓。华伦天奴、皮尔·卡丹、阿玛尼等国际服饰品牌,大都在嵊州定牌生产领带。品牌资源产生的巨大吸附力,拉动着国际领带产业向嵊州转移。如今,欧洲、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的领带企业,已大量到嵊州定点加工,不少国外的领带企业,把工厂直接设到了嵊州。单是韩国,在嵊州投资的领带企业,已达到了30家,长年在嵊州居住的韩国人达到了300多人。

      中篇

      世界领带生产基地,是嵊州人打“拼”出来的

      【核心提示:嵊州的确具备了发展领带产业的种种资源环境和人文环境。嵊州在文化上的三大特点,很适合领带集群的成长:一是打拼文化,二是赶超文化,三是商本位文化。】

      从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看,领带很像一只“候鸟”。

      从它的“飞行”轨迹看,这只“候鸟”,在不停地“周游列国”:春天在欧洲,夏天则飞往日本和韩国,现在是秋天,中国则是它最佳去处。

      这只可爱的“候鸟”飞啊飞,曾在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作过逗留,但最后都没有留下。它在嵊州上空盘旋了几下,最终,把巢筑在这里。后来越筑越大,终成国际性的领带制造中心。

      为什么会是嵊州?因为嵊州的环境,最适合领带这只“候鸟”栖息、繁衍。

      “爱拼就会赢”,嵊州人生性爱拼。这种打拼文化,在集群形成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在领带产业的创业时期,嵊州人历尽千辛万苦,说遍千言万语,走过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在全国各地推销领带,只要有商场的地方,就有嵊州人奔波的身影。数以万计“地摊式”的行销大军,“攻城掠地”,为领带产业集群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把企业逼上了只有创新才能生存的“不归路”。 嵊州众多领带企业,在这条路上,艰苦跋涉,精心修炼,终成正果。好运来公司开发的功能性真丝改性技术,解决了领带抗缩、防菌、防火和真丝增重等技术难题,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也使领带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