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鞋业发展报告及未来走向预测
导语:近日,中国皮革协会发布了中国鞋业发展报告,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在会上进行了发言。中国鞋年产量超过100亿双,2008出口为81.2亿双,金额达288亿美元,国内消费量达20多亿双,鞋业商品零售额达3000亿元人民币。
近十年中国鞋业伴随国际市场的拓展,得到长足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皮革生产大国,中国制造的鞋走遍全世界。中国鞋年产量超过100亿双,2008出口为81.2亿双,金额达288亿美元,国内消费量达20多亿双,鞋业商品零售额达3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规模以上皮鞋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73.7%下降到2008年的40.8%。
十年来,中国鞋类进出口贸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鞋类出口数量2008年比1999年增长了1.38倍;国鞋类出口金额2008年比1999年增长了2.34倍;中国鞋类进口数量2008年比1999年增长了16倍;中国鞋类进口金额2008年比1999年增长了35.5倍。
另据联合国统计网站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鞋类进出口总额为1348亿美元,中国鞋类进出口总额为246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居第1位,占18%。在中国鞋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程中,进口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在成为世界鞋业贸易主要供给国的同时,也开放了国内市场。目前,中国鞋业已成为世界鞋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阔的世界鞋业市场的拉动下,加速了中国鞋业登上世界鞋业生产大国的平台。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制鞋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了解和学习了国际贸易规则,吸纳了先进的管理、技术成果,初步建立了国际合作的贸易网络,为进一步加强合作积累了经验。
此外,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国鞋业也完善了自身,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产业链及市场运营建设,各具特色的制鞋产业集群(如浙江温州及温岭、福建晋江、四川成都、重庆璧山、广东惠东及鹤山),已成为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品牌建设脱颖而出,中国真皮领先鞋王、中国真皮鞋王,已成为行业及市场认同的品牌产品,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鞋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过去的十年使中国鞋业更加成熟,积累和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009年上半年中国鞋类生产及进出口出现回暖迹象,但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从鞋类综合指标看
2009年6月产值增速比上月有所加快,产量减速比上月有所放缓;累计产值增速仍回落,产量由上年同期增长转为下降。
2009年6月规模以上皮鞋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2009年1-6月规模以上皮鞋企业工业总产值1289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7个百分点。
2009年6月规模以上皮鞋企业皮鞋产量同比下降11.3%,比上月放缓1.2个百分点。2009年1-6月规模以上皮鞋企业皮鞋产量19亿双,同比下降5.7%,上年同比为增长13.3%。
从鞋类出口情况看
2009年1-6鞋类出口量值均呈下降态势。各月出口量降速比上年加深,但6月有较大减缓;出口额出现十年首降,但6月也有所减缓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再加上欧盟、秘鲁的反倾销,以及俄罗斯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关闭等影响,使我国鞋类出口量自去年开始下降,降幅比上年加深,出口额出现十年来首降。
2009年1-6各月我国鞋类出口量同比只有3月是增长,其他均为下降。2009年1-6月鞋类出口37.7亿双,120.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7.9%和5.6%,上年同期同比分别下降4.8%和增长11.4%。
从鞋类出口构成看
2009年1-6月鞋类出口以橡塑鞋为主,占鞋类出口总量六成以上,金额占四成以上。
2009年1-6月我国鞋类出口以橡塑鞋为主,出口量值分别为24亿双,54亿美元,分别占鞋类出口总额的64%和45%,所占份额分别比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
从鞋类出口国别看
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主要出口市场下降,而非洲、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有较大增幅。
从鞋业进口来看
2009年1-6月进口量值下降,但进口量6月同比转为增长,进口额减速连续两个月放缓
2009年1-6各月我国鞋类进口量同比2月和6月为增长,其他均为下降。2009年1-6月鞋类进口1556万双,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4%和8.6%,上年同期同比均增长104.7%。
从鞋类进口构成看
皮面皮鞋进口量占鞋类进口总量四成,金额占六成以上。
2009年1-6月我国鞋类进口以皮面皮鞋为主,进口量值分别为621万双,1.9亿美元,分别占鞋类进口总额的40%和63%,所占份额分别比上年减少了7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