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告别单一 “穿”越六十年
“从朴素单一到霓裳飞舞,新中国服饰的演变史,也是一部穿在人民身上的经济、文化发展史。”东华大学近日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如此感慨。服装、纺织、纤维等领域的专家们,从不同视角讲述学科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变迁。
60年来,中国人的服饰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包铭新教授说,1957年以前,人们的穿着和发型受前苏联的影响很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草绿色军装、扎上棕色皮带,脚蹬解放鞋。“改革开放后我国有了时装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法国人皮尔·卡丹应邀来到中国,由此打开了中国服装时尚的大门,中国诞生了第一本时尚类杂志《时装》。1984年,东华大学开始招收服装专业本科生,是全国最早建立服装类学科的高校之一,从此中国出现了受过专业教育与培训的服装设计师。
“穿”越六十年,中国人的服饰变迁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密切相连。管理学院顾庆良教授谈到,“60年来,新中国纺织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艰难维生的民族纺织,跃变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出口国,目前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的48%,贸易总量占全球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