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60年中国服装备忘录

           1949年建国之初,我国几乎没有服装业,而只有纺织业。国人穿衣服都是自己买布来做,或者找裁缝做。那时,国民经济匮乏,纺织品出口是换取外汇的支柱产业,而且出口的都是初级产品,一般就是原棉和纱线,至多是未经染色的白坯布,和出口原料差不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中国服装业经历着艰辛,也体验着成功

      1949年

      1949年建国之初,我国几乎没有服装业,而只有纺织业。国人穿衣服都是自己买布来做,或者找裁缝做。那时,国民经济匮乏,纺织品出口是换取外汇的支柱产业,而且出口的都是初级产品,一般就是原棉和纱线,至多是未经染色的白坯布,和出口原料差不多。

      1957年

      1957年,周耀庭等3个棉花匠响应国家"把小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的号召走到一起,成立了一家小工厂---港下针织厂,这就是红豆集团的前身。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这家小厂弹过棉胎,扎过扫帚,后来又开始做衣服,一直在时代的大潮中起伏。1992年,这家几经改名的企业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红豆集团。

      1976年

      1976年,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一位名叫高德康的年轻人发起组织了一个缝纫组,只有11个人和8台新旧不齐的脚踏式缝纫机,安置在一间借来的房子里,启动资金是大家东挪西凑的。这个缝纫组就是波司登的前身。

      1979年

      1979年,李如成等几位知青凭两万元知青安置费起家,自带尺子、剪刀,在一间地下室里办起了宁波青春服装厂。后来大名鼎鼎的雅戈尔即脱胎于这家青春服装厂,其品牌Youngor也源于英文younger(更年轻的)。

      1979年春天,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当时被称为"服装观摩会"的一次时装秀,第一次让国人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服装人隐约感觉到,"商标",或者说"品牌",其意义似乎不只是衣服领子下面那一小块布。

      1980年

      1980年11月,我国第一支时装模特表演队---上海市服装公司服装表演队成立。当时,不叫"时装"叫"服装",不称"模特"称"表演",还特别强调了业余性质和"服装工人"的身份。

      1981年

      1981年初,受出口配额限制,即发主导产品劳保手套一度停产,董事长陈玉兰带着3名工人出国学习。第二年,她成功开展了即墨第一个来料加工项目之后,1984年,即发与日本兵库县贸易株式会社签订了即墨第一个针织内衣补偿贸易项目,迈出了跨行业经营的关键一步,并逐渐成为中国针纺领头企业。

      1986年

      1986年10月,国务院决定,服装和丝绸归口纺织工业部实行行业管理。11月28日,按照国务院关于服装行业划归纺织工业部统一管理的决定,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正式移交给纺织工业部。整个服装行业,包括轻工系统的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和其他系统的服装行业,全部由纺织工业部归口统一管理。

      1986年12月6日,我国首次发布服装流行趋势。

      1988年

      1988年5月10日,我国第一所全国性的以服装科学、工程、艺术为主体的新型的服装教育高等学府---北京服装学院在京成立。

      1988年8月6日,由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命题、纺织工业部立项的我国第一份《我国服装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科研课题,在京通过专家评议。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强调,要以服装为"龙头",更好地带动和发展我国纺织工业。

[1] [2] [3] 
  • 相关阅读
    1.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温州瓯海服装行业协会莅临杰克参观交流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