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宁让价格,不让市场——杨世滨:针织行业充满机遇

      宁让价格,不让市场

      内部调整,企业协作
      
      2009年是服装行业充满挑战的一年,作为服装行业中的一个品类———针织服装行业也是如此。记者在采访时,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说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国际大形势不好,这是刚性的,是不能单纯依靠努力就能改变的。”

      但在三季度开始时,整个针织行业处于企稳上升的态势,2009对于针织行业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宁让价格,不让市场
      
      针织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总产量170.02亿件,同比增长11.9%,其中针织服装88.64亿件,同比增长11.2%;梭织服装80.96亿件,同比增长12.5%。针织服装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不能完全体现全行业生产完成情况,产量数字大约仅为全行业总产量30%左右。2007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总产量202.78亿件,同比增长15.1%。2008年1-10月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总产量168.81亿件,同比增长5.11%。
      
      在国际市场,中国中、低档针织品凭借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并形成了以中国香港、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代表的几大出口区域。杨世滨指出,在2008年经济危机到来后,出口大幅下滑,直到今年二、三季度逐渐回暖,现在企业呈现两级分化现象,大企业订单数量逐步回升,小企业订单数目还未见起色,就目前的形式看,采购商有加大单体供应量,缩减供应商数量的趋势。这说明针织行业也与其他服装品类服装行业一样,呈现资源向优秀企业聚集的态势。
      
      杨世滨说,在订单的价格方面,还没有呈现回暖的趋势,但协会鼓励企业宁让价格,不让市场。不主张因为订单价格低而企业因此放弃外销市场,转做内销市场。因为打造一个市场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而订单价格会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好而逐步上涨,但如果因为外销赢利形式不好,而转做内销因此丢掉了市场,损失将难以计算。

      内部调整,企业协作
      
      针织行业在大多数人眼中似乎是个小行业,这实际上是个误区。2005年,针织比梭织的出口额少300亿人民币。2006年,针织出口额第一次超过了梭织,多了100亿人民币。2007年,针织出口额比梭织多了1000亿人民币。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针织出口额比梭织多了600亿人民币。
      
      现在的针织产业已经成为服装行业中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并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因为质地柔软,有良好的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弹性,穿着舒适而受到更多人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针织服装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
      
      杨世滨理事长指出,2009年针织行业正处于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针织销售虽然一直呈现增长势头,但针织品牌的宣传推广、客户粘性、设计研发等都有待提高。针织品牌的认知度相较其他品类服装品牌的认知度要低,这与品牌市场开拓、宣传推广手段不多有关,针织服装无论在出口还是在内销市场的数量都早已超过梭织服装,但利润率还略低于梭织服装。
      
      金融危机的冲击对针织行业而言是一个内部加强调整,外部企业强强联合协作的好时机。在华源与江苏雅鹿集团公司的重组中,雅鹿拿出3500万元的优良资产,华源提供2100万元资金,通过收购控制60%的股份,成立了华源雅鹿服饰有限公司。
      
      这种购并是主动出击克服金融危机给行业带来的困难。针织协会也非常鼓励优秀企业能抓住这个机会主动出击,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外部扩张。这种购并省去了相关产业链的建设周期,购并后会让企业的产业链健全,减少发展瓶颈,并让大型企业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中国针织行业要想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产业升级,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并在品牌、质量、特色等方面重力出击。
      
      杨世滨谈到针织服装的趋势时说,针织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向外衣化发展,虽然针织外衣化趋势已经说了多年,但并未在行业内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步伐还很小,针织工业协会一直积极推动这种趋势的发展。
      
      对于针织行业的前景,杨世滨认为,未来全球针织业将会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发展,而作为纺织、成衣业的中上游产业,随着海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针织业正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总体上来讲针织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