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台州沿海开发步伐 区域统筹创出特色是方向
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普遍。为此,我们要区域统筹加快沿海开发步伐
4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一个瞬间,但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空间布局结构基本形成;路网、水网、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汽摩、医化、能源、船舶等一批优势产业在此集聚;产业、城市和生态互动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成效令人鼓舞,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发现我市沿海产业带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缺乏区域统筹,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特色性、个性化不够明显,同质化现象普遍,是制约我市沿海产业带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台州的希望之所在
翻开《台州沿海产业带实施规划》,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承载着台州人民多年梦想的产业带,是何等的振奋人心——
以拟建的沿海高速公路为主轴,向西纵深5公里,东至沿海带状经济体和产业走廊,涉及台州沿海6个县(市、区)和台州经济开发区共32个乡镇(街道),至2015年,开发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2500亿元……
可以这么说,沿海产业带是我市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上台州”的主战场,是台州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是台州的希望之所在。
台州沿海产业带自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目前已初具规模: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船舶修造等优势产业集群效益增强;装备制造、再生金属等已成为区域新的增长点;港口物流、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以港口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交通、供水、排污、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网络逐步完善。
可以预见,再过若干年,台州沿海产业带将逐步建成为集群优势显著、要素支撑有力、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滨海城市新区。
区域统筹 创出特色是方向
有两件事一直让台州人耿耿于怀。
3年前,一位德国来的大客户,到台州订购医化产品。椒江和临海两地得知此事后,都想把他拉到自己的地方。其结果是,在该客户拼命压价下,椒江的医化企业虽然“抢”到了订单,却几乎无利可图。
去年上半年,船舶制造业红红火火,辽宁一家企业准备到我市投资建造一个上规模的船舶制造厂,但后来却不了了之。原因是,路桥、临海、温岭、三门等地出于各自的利益,开出十分优惠的条件,最终谁都没能吸引住投资方。辽宁人临走扔下一句话:如此混乱的竞争,我怎敢来投资?
最近,记者走进玉环滨港工业城,到处可见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业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华告诉记者,工业城发展势头虽然不错,但与江苏、广东等一些沿海先进县市比较,特色性仍显不够。
其实,特色性不够的状况不仅在玉环滨港工业城存在,在我市其他地方的工业区块同样比较普遍。
以三门沿海工业区块和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为例,前者以船舶配件、汽摩配件、塑料模具、家用电器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后者则以机电、船舶配件、汽摩配件、海洋生物技术等临港型产业为主。不难看出,两个地方发展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相似、交叉、重叠之处随处可见。
再以临海东部区块和台州滨海工业区椒江区块为例,前者注重医药化工、眼镜、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船舶配件等产业的发展,后者则依托工程机械、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缝制设备、船舶配件等产业,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特色性不够。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