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标准:用战略的眼光看待品牌建设

        2009年9月21日,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了“TYPICAL”新logo全球发布仪式。在祖国迎来60周年华诞之际,“标准”(TYPICAL)也迎来了创牌60周年纪念。与此同时,由标准股份独家冠名赞助的首届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也圆满落幕。标准在行业艰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广大基层技术人员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行业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近日,标准股份副总经理朱寅接受了《中外缝制设备》杂志社的专访。

        《中外缝制设备》:标准公司赞助行业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是什么?

        朱寅: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赞助商,标准公司感到十分荣幸,感谢协会创造这样一个机会,使标准能为行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职业技能大赛是行业自身和相关行业在技术上的融合与互动,必将引导整个行业进一步注重用户需求、注重技术创新。它向全社会昭示了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教育的崇高理念,必将激发广大从业人员学习技术、技能的兴趣和热情,成为缝制设备行业和服装行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有效渠道。

        此外,在当前行业整体低迷的形势下,在经历了一年多结构性调整的阵痛后,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需要新理念、新力量。技能大赛的举办有利于增强全行业的发展信心。作为行业的骨干企业,标准公司有义务、有责任配合协会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和促进企业与协会、同行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稳健发展,标准公司通过消化引进、自主创新,形成品类齐全、功能稳定的系列产品,在缝制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公司愿意通过这个平台分享知识和经验,为全行业冲出困境贡献力量。

        《中外缝制设备》:除了资金赞助外,此次技能大赛,公司还投入了哪些物力、人力、精力?

        朱寅:本次大赛所用机器全部由我公司赞助,分赛区共投入了11台平缝机、11台包缝机、6台绷缝机,总决赛共投入使用了16台电脑平缝机、8台平头锁眼机。为了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公司董事长、我还有另一名副总以及两名技术服务部人员跟踪了比赛全过程。动用的人力涉及各销售分公司、技术服务部、研发中心、装配车间四大部门。销售分公司员工协助承办方进行报名动员工作,还承担了安装调试任务和收尾工作,联系托运车辆,拆机、装箱、包扎、装车……全部样机和辅料发往下一站。考虑到南方赛区服装产业较为分散的特点,南方分公司还专门安排了十余辆车辆从广州周边城市接送参赛者。技术服务部员工对每站选手都进行了赛前技术培训,除参加故障考试的设置工作之外,还需保障比赛现场的机器正常运行。

        《中外缝制设备》:本次技能大赛,标准公司有哪些收获?

        朱寅:从销售的角度而言,目前大赛的影响暂时还没在市场上显现出来,但对于经销商思想观念影响是深远的。一直以来,标准公司在业内处事低调,品牌主要通过优质的产品力和终端销售力来传播。通过这次比赛,使终端客户深入了解“标准”牌产品的优良性能和稳定质量,品牌推广的效果较为显著。这次活动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行为,它的价值在于将公司战略体系中的“客户第一”原则得以真正落实,即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开发产品和开展服务。本次技能大赛非常成功,远远超出预期。它所带来的价值还在不断提升。

        《中外缝制设备》:今年以来,标准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动作很多,除独家赞助技能大赛外,还有诸如高调出征CISMA、新LOGO全球发布仪式等,诸多行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下一步有何具体规划?

        朱寅:在行业低潮时期,标准公司一反常态高调出击,尤其是参展,是公司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一次展会,体现的是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对行业的信心。高调,并不纯粹表现在资金的投入,更多地体现在变革。当一个企业没有对即将进行的变革有着足够的意识,也没能做好足够的准备就贸然实施,无疑前路是艰辛而危险的。只有预先对将要发生的变革作全面的、真实的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持久且符合实际的变革计划,提早预见和管理风险。

        今年7月下旬,公司就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战略-品牌-营销”管理咨询项目的论证会,目的是以战略明确公司发展方向,以品牌夯实公司发展基石,以营销增强公司发展动力,从而清晰公司的发展机遇、产业布局和增长路径,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品牌控制和品牌管理,加强公司的模式转型、市场控制和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公司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上面提到的所有活动都是按照品牌规划方案对公司品牌、产品品牌、客户品牌进行的整体定位。营销方面,我们仍会致力于完成从销售到营销的转变,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