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风雨过后谋发展——复苏中的珠三角外贸业调查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作为经济最前沿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和外贸企业,正缓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阴霾。

        走访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珠三角腹地城市的政府部门和企业了解到,当地外贸形势已企稳回暖,但复苏之路仍然曲折。整个珠三角,正处于一个转型求变的关键时期。

        可喜信号:外贸降幅持续收窄

        “企稳向好前途光明,完全复苏道路曲折。”广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肖振宇的这句话,概括出了珠三角地区外贸现况。

        今年以来,位于珠三角腹地的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城市进出口止跌回稳的势头得到巩固,发出了可喜信号。前三季度,这四家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6.7%、21.3%、13.5%和16.4%,降幅持续收窄,环比则全部实现增长。

        单是9月份,广东全省进出口总值为606亿美元,是今年内单月进出口额首次超过600亿美元,同比下降8.3%,降幅首次收窄至个位数。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说,珠三角外贸形势的好转除了得益于外部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外,还源于中央和地方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和刺激。

        在珠三角这个外贸首当其冲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地区,政府主管部门自然是“先知先觉”,纷纷针对地区产业特点采取举措扭转外贸颓势。以广州为例,先后采取了出口基地建设、优化亲商稳商环境等8大措施,稳定外贸局势,同时针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积极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在佛山出台的10大类42项措施中,很大一块针对出口加工企业。

        在东莞这个拥有14000家外资企业,特别是大部分为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城市,受冲击也最为严重。但在挺过年初最困难的时期后,也出现明显的复苏势头,优势企业恢复更加迅速。以出口300强为例,整体出口额下降12%,比全市总体要小9个百分点左右,同时,企业利润持平或者增长的比例,均在上升。

        “可以说我们下跌的速度已经稳住了,没有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那么猛。”东莞外经贸局副局长蔡康说。

        危中求变:企业才能绝处逢生

        在这场号称“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遍布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尤其是传统的“三来一补”企业受冲击明显,一些企业因订单骤降被迫停业,也有许多安然度过最困难的阶段,逐步恢复生气。

        柏迪制衣是广东增城市一家中等规模的牛仔裤加工企业,靠为国内外一些知名牛仔裤品牌代工赚取加工费,也是珠三角众多同类企业中的一员。在增城市,像柏迪这样规模的企业,多达3000余家,其服装来料加工行业在全国首屈一指。

        金融危机爆发后,柏迪制衣的订单量在一个月内骤降了80%,让企业措手不及。“员工没事可做是最头疼的问题,计件提成没有了,收入就下降,很多员工提出离职申请。”总经理钟启云回忆起那段时光仍然感慨:“但我估计经济肯定有复苏的一天,不管怎么样先咬牙扛着。”

        钟启云说,在那段时间里,尽管订单锐减,企业12条生产线却不敢停产,只能实行生产线轮休——停产就意味着工人将流失。除了按期支付员工的基本工资外,企业还组织他们到周边景点旅游过两次,目的就是要留住人,等待形势好转。

[1] [2] 
  • 相关阅读
    1.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2020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0服装行业发展趋势!这6大爆点你抓到了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