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技能大赛终极PK 全国八强花落谁家?

      致所有参赛者:

        你们,是服装生产设备维修服务人员,或来自服装生产企业,或来自缝制设备经销企业。

        你们,或朝气蓬勃,或持稳成熟。哪里有需要,你们就到哪里排忧解难。

        你们常说,服装生产设备维修工作是单调而枯燥的,但又对它饱含深情。

        多年来,依靠服装生产设备维修技能为生的你们练就了十八般技艺。这些技艺,平常只在每一台被你们修理好的服装生产设备身上发出光彩。现在,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给所有的服装生产设备维修服务人员提供了一片天地,可以锻炼技艺,可以相互切磋技能。当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与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结合,更有一份情愫在心底滋生——你们的身份将通过比赛的形式得到国家机构的认证,你们的从业经历将得到一份纪念。你们说:那是一份被关怀的温情。

        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号角吹响,带着心底涌出的鲜活能量,你们成为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上的竞技者,成为服装生产设备维修技能展示舞台上的主角。从业经历不同,维修技能水平不一,但在技能大赛赛场上,你们有一样的争取,有一样的期待,还有一样的快乐。

        你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是人们在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那片天地里见过的最美的风景。

        随着缝制设备行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进程的加速,维修技术人员技能及素质的提高对于行业创新能力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行业对这一群体投入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维修技术人员的成长成才离不开行业的辛勤培养,中国缝制设备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维修技术创新人才的心血付出。为让全行业更加关注创新能力的建设与发展,关注创新源头——用户的实际应用与需求,培养行业的中坚技术力量,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决定主办这次全国规模的技能大赛。该想法一经提出立马得到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最终落实由中国轻工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管理总站和全国缝制设备工业信息中心承办。

        本届大赛共分江苏、浙江、福建、南方、北方5个赛区,吸引了近500名维修技术员参加比赛。各地区参赛选手通过理论考核、故障判断、部件拆装后,决出进入总决赛的24强。

        选拔赛竞赛内容为:60分钟理论考试;10分钟内完成两台平缝机、两台包缝机以及一台绷缝机的故障判断;故障判断前20名参加高速平缝机部件拆装竞赛,限规定时间内完成。各赛区部件拆装竞赛前3名选手直接进入全国总决赛,其余优胜选手按总成绩全国排名次序选出9名入围24强。

        总决赛比赛内容:60分钟理论考试;规定时间内完成电脑平缝机部分部件拆装。此两项比赛的目的是决出8强资格。晋级规则为: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部件拆装成绩占总成绩的80%,以两项合计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前8名进入争冠赛。若得分相同,以拆装完成时间的快慢进行排名。争冠赛内容为: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台平头锁眼机的故障判断和排除。故障判断和排除各100分,选手分数以两项成绩合计为最终分数,以总分高低进行排名。

        全国8强究竟花落谁家?历时5个月,经过层层选拔,倍受业界关注的首届技能大赛全国8强名单已于2009年9月23日下午15点30分在上海揭晓。哪位选手摘得首届桂冠?8强选手背后各有怎样的故事?本刊记者将为您一一揭开神秘面纱。

        常成,现年39岁,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从事缝纫机维修工作19年,所在单位为际华5303服装有限公司。

        1990年大学毕业之后,所学专业为建筑的常成却走进服装生产系统。当时他所在的服装生产企业还在筹建,他随厂里安排到位于西安的3507厂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在同样生产军警职业服装的西安3507厂,常成首次接触缝纫机维修。培训结束后,常成回到呼和浩特市,在际华5303服装有限公司从事设备维修与维护工作至今,其主要工作是维护锁眼机、钉扣机以及其它专用设备。

        2009年9月6日,北京,首届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北方赛区选拔赛开赛。从当地某经销商处了解到技能大赛情况后,常成从六百多公里之外的呼和浩特市赶到北京赛场。那天,他成为了北方赛场上最闪亮的人物。当技能大赛理论考试的成绩出来时,常成以满分惊艳全场,并打破技能大赛自开赛以来理论考试成绩的最高分记录。“只要认真复习总能取得好成绩。”他平淡地传达了满分经验。以第6名晋级者的身份进入“部件拆装比赛”后,常成带给大家更多惊喜,他沉着发挥一举夺得北方赛区的冠军。

        2009年9月23日,上海总决赛的赛场上,内敛、低调的常成在来自全国五大赛区的24名决赛入围者中并不十分引人注意。在“8强资格赛”时,常成与另外11名参赛者为一组首先上场比赛。面对场下上百的观众,在第8号电脑平缝机前的常成没有太过紧张,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拆装机器。尽管在速度方面他并不是场上选手中最快的,但他凭借良好的完成质量以第一名的身份进入下一轮的“争冠赛”。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一天晚上进行的总决赛理论考试后,常成以80分的高分位列前茅。“争冠赛”中选手们比的是平头锁眼机的故障判断以及故障排除。常成抽到靠近裁判席的第1号平头锁眼机,其位置十分引人注意。一如此前,他不在意周围环境,每发现故障后的他并不急于在答卷上写下答案,而是对其进行调试,直到利用缝料试出与大赛所提供的“线迹样本”一致的结果后才动笔认真写下答案。

        常成又一次给人们带来惊喜,他在“争冠赛”中表现优异,故障判断的问题回答十分到位。继北方赛区夺冠后,常成毋庸置疑地问鼎首届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冠军。面对众人的羡慕和祝贺,他言语不多,将所有的喜悦包裹在心底。没有多余的肢体表现,内敛的常成坦然面对最高荣誉。当本刊记者问及他夺冠时的感受时,他只深深地说了句:“我觉得挺不容易的。”他在赛场上得心应手,都源于自己十多年来对设备的认真摸索、细致研究。说到参赛以来的心得体会时,他毫不保留地表达了对本次大赛的肯定。“这个比赛挺好,很能开阔参赛者的视野,对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很有好处……”

        尘埃落定,常成将带着无限美好的回忆回到呼和浩特。


        “开心!激动!幸运!”——这是王和军接受前三名颁奖后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的确,作为南方赛区惟一进入8强对决并最终荣获全国总决赛亚军的选手,王和军有理由感到开心,他应该激动,他也是幸运的。颁奖仪式结束后,王和军立即给自己的妻子发去短信报喜,接着给介绍他参加本次大赛的标准公司东莞经销商老板打了个电话。“老板对我参加本次大赛很重视,我来决赛之前他叮嘱我要好好参赛,我总算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王和军说。

        王和军,31岁,福建南平人。2001年入行,现在东莞鸿越服装有限公司从事机修工作。王和军说他进入缝制设备机修行业是同行朋友介绍的。在跟师傅学艺半年后,王和军到一家针车行从事售后服务工作。2005年,王和军进入东莞鸿越服装有限公司做机修。鸿越公司有各种缝制设备一千多台(其中圆头锁眼机6台),共有5名机修工。王和军以修特种机为主,尤其擅长修套结机。

        王和军参加本次大赛是由标准公司在东莞的经销商推荐的。王和军说:“我当时是抱着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和同行高手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想法来参赛的。”技艺高超的王和军首战告捷,他获得了今年8月在广州举行的南方赛区选拔赛第二名,成功晋级全国24强总决赛。总决赛首轮比的是电脑平缝机的部件拆装。由于太过紧张,王和军发挥欠佳,在这一轮比赛中仅获得第八名,惊险晋级最后的八强对决。然而,实力超群的王和军最终还是拿到了全国亚军的好成绩。

        赛后,在谈到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感受时,王和军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紧张”。从南方赛区的选拔赛到最后的8强排位赛,王和军说自己每一轮比赛都很紧张。在最后一轮平头锁眼机故障判断和排除的8强对决中,王和军早早地填写好了答卷。然而,由于过度紧张,王和军随手把答卷反过来放在台板上,转眼间,他以为答卷被自己弄丢了,只好问裁判要了一张,重新填写。“至少耽误了5分钟。”王和军说。得知这个小插曲,我们也为王和军感到惋惜。同时,王和军认为其他选手比赛中也都很紧张,这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也因为如此,谦逊的王和军认为自己能获得亚军是幸运的。“我们这个行业高手太多,没人敢称第一”——王和军如是说。

        谈到参加本次大赛的收获,王和军感慨良多。他说整个比赛下来,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王和军认为参加本次大赛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与同行高手的交流和切磋让自己受益匪浅;对以标准品牌为代表的国产缝制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王和军希望通过比赛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技师职称)能帮助自己今后找到更好的工作。

        祝王和军好运!

[1] [2] [3] [4] 
  • 相关阅读
    1. 中捷荣获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技能大赛--轻工大赛突出贡献奖”
      [南邦]泉州制鞋行业职工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中缝重工匠心智造精彩亮相 “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
      Brother助力于都县第三界纺织服装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纺织行业“富怡杯”服装制版师职业…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