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民企抄底国际名牌利弊为哪般
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也迎来了机遇。中国民企以超乎想象的魄力收购国外知名品牌。但是与其他收购有些不一样的是,这次抢购皮尔卡丹只是买品牌,拥有商标使用权。但不管是抢购品牌,还是并购企业,我们再三强调,收购之时,还要注意掌握所购品牌的“核心技术”和熟悉它之前的“文化底蕴”。掌握“核心技术”,能够让收购者延续品牌产品的原滋原味;了解熟悉“文化底蕴”,能够让成功收购者以王者之态,伏获人心,赢取市场。
民企抢购皮尔卡丹“抄底”国际名牌利弊几何
数家长三角民营服装企业正在为收购法国著名服饰品牌皮尔·卡丹而奔忙。
6月29日,有报道称,法国皮尔·卡丹公司宣布,已经将旗下在华成衣和衣饰业务卖给了两家中国公司——广州健升贸易有限公司和卡丹路公司,总价2亿欧元。但皮尔·卡丹法国总公司和健升公司发言人随即先后否定了这一说法。又有消息称,由温州永嘉商人孙小飞掌控的卡丹路公司将联合其他几家在粤温州企业,成为最后的接盘者,目前孙小飞已飞赴法国进行谈判。此外,位于嵊州的当地领带行业龙头巴贝集团,也表达了收购皮尔·卡丹部分业务的兴趣。
虽然收购大战扑朔迷离,但长三角民企争相抢购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品牌,透露出这些企业欲借金融风暴契机,改变以往单纯为国外品牌做贴牌加工的经营模式,谋求更大发展。业内人士热议中,有赞成,更有提醒,希望做出谨慎而理智的选择。
收购者:对皮尔·卡丹情有独钟
其实,我国民企收购国外服装品牌不无先例。去年3月,宁波雅戈尔集团就以1.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五大服装企业“KELLWOOD”公司旗下的新马集团和斯马特公司。今年年初,威海某服装集团出资630万美元,收购了巴黎“HAVERY”品牌。就连此次提出收购的卡丹路,原本也是一个意大利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于2002年被孙小飞整体收购。
专家指出,此次收购的亮点,在于皮尔·卡丹这个品牌本身。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服装品牌,皮尔·卡丹在中国具有很高的认知度。至上世纪90年代初,该品牌在国内一度成为时装的象征。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一线品牌涌入中国市场,皮尔·卡丹开始逐渐被抛到“身后”。
据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介绍,此次民企抢购的是皮尔·卡丹在华产品授权,而并非整体收购整个皮尔·卡丹公司。这意味着一旦收购成功,这些贴上全新皮尔·卡丹商标的产品,将由收购者针对国内市场销售。有专家认为,皮尔·卡丹虽然在一线大城市无法与路易·威登(LV)等一线品牌抗衡,但在二、三线城市仍有相当的影响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