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县级经销商为何薄利不多销
薄利却又不多销。这是许多县级经销商所不愿意看到的,但又是不对不面对的,利厚量大,是经销商的最佳营业模式,利薄量少,则是在糟糕的营业模式。糟糕的营业模式直接带来赢利水平的直线下降。不赚钱?那还玩什么?!
透过显现看本质。薄利不多销,这个薄利不是经销商主观上把经销商利润降下来的,而是面对竞争,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当然,这也是最简单的应对措施。而不多销,并非是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下降,或是消费者的群体数量减少,而是在消费者数量和购买能力都在保持上升的前提下,单个经销商出现的销量下降,原因也不复杂,这是因为厂家越来越多了,产品越来越多了,做经销商的同行越来越多了,下游的终端也越来越多了,这么多下来,严重的分流了客户和消费者资源,总体而言,买货人的增长率还赶不上卖货人的增长率,分到各经销商碗里的粥自然越来越少了。
市场永远是属于有思想、有行动、有学习、有观察力的人,面对这个薄利不多销的问题,光发牢骚甚用没有,冷静下来,理性观察市场,用心整理分析,学习他人先进之处,及时转换成执行,才能快速回复到利厚量大的良性营业状态。
解决薄利不多销的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为什要买你的产品,二是下游客户为什么要从你这进货。
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核心是:
产品的选择与组合,流通渠道与终端的有效陈列展示,联合厂家进行促销手段的充分运作。
在进行产品与组合中,尤其是保持进行定期的新产品导入策略,使得下游客户和消费者保持新鲜感。同时也是不断调整经销商产品组合中的赢利水平。
在整体的产品组合上,可考虑一个二八开的概念,这二八就是80%的引进产品采取跟随模式,当前市场上什么好卖就做什么,做经销就是图个快速流通,市场热销就迅速引进,市场疲软就迅速中止。没有必要为某个产品花费精力长期培育市场,或是苦守着等待其东山再起,另外20%的产品保持一定独特性,又是能在短期培育出来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组合既保持生意的平稳,同时又兼顾到保持不断前进开发的势头。
善于利用厂家的市场资源,尽可能的运用在终端陈列或是渠道推进上,以及各类促销宣传活动的开展上,不要把眼睛盯在如何设法截留厂家的那点市场费用上,赚小钱丢远利,笔者有个经销商朋友称这种行为是吃猪食的,靠截留厂家费用是最没出息的赚钱方法,而是要善于利用厂家的费用不断的打造或是强化自己的销售渠道,方为经销商基业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