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网络营销探险之一:触网的焦虑
传统渠道以整体业绩实力相要挟,使得大品牌面对互联网犹疑不定——既憧憬依托电子商务推平天下,又忌惮实体渠道的动荡威胁。
对于众多大品牌来说,互联网带来的颠覆力量,的确让他们感到“最坏的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新势力的代表,阿里巴巴的马云发出了这样的檄文:“现在对互联网反对声音最大的是谁?是今天的成功者。因为他们本来通过传统渠道可以赚30%~40%的利润,但被淘宝冲击后只剩下10%~20%。我可以肯定地讲,十年以后,传统的专利和品牌将会受到网货的巨大冲击。”
在过去一二十年里,厂商与渠道商的博弈一直在进行。
在传统渠道中,我们曾经最大的理想是渠道扁平化。因为传统渠道层层设级,使得厂商无法直接感知市场终端实况,很多渠道库存问题也由此而产生。然后,全国性直接零售的国美、苏宁大卖场来了,厂商和渠道商经过一番博弈,最后各退一步。
今天,电子商务又来了。一方面,厂商似乎从中看出了渠道扁平化的终极曙光;另一方面,传统渠道以整体业绩实力相要挟使得厂商面对电子商务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既憧憬于依托电子商务推平天下的梦想,又忌惮于实体渠道的动荡威胁。
但是在上网购物越来越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之际,网络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将不可避免。
冲击一:价格屠夫
现在网上零售对品牌厂商首当其冲的、影响最大的就是价格体系,尤其是淘宝上的价格体系对传统渠道的冲击。
某卖场,美的的一个电压力锅在做促销,售价是230元。但是当一个顾客走过来了解产品的时候,导购员费尽口舌地介绍了很多,客户只说了一句:“能不能便宜点儿?网上卖199元还有很多赠品呢!”导购员一下子就无语了,只能说网上的不能保证品质之类的话。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贝因美的零售系统为了完成任务、冲量,淘宝上最低报价就接近于开单价了。这样混乱的价格体系,传统渠道是基本不可能出现的,只是因为对网络销售没有管理体制,而造成了对线下渠道的冲击,目前这种局面随着网购人群的增多而愈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