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机出口逆市“热销”的真相
中国的刺绣机产业发展可以用“传奇”二字来形容。
自上世纪末九十年代至今短短十余年,刺绣机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厂家由最初的四、五个发展到现在的数百个,年产量从最初的二百多台发展到现在的八万多台,产品从依靠进口发展到产量的近70%出口到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机器品种从最初的单一平绣发展到现在的以高速、多头、多功能(三合一、四合一)为特征的电脑刺绣机,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然而,一切截止于2007年。那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产业风暴席卷了中国,国产刺绣机出口遭遇了印度之痛,产业规模迅速回缩,出口下滑几乎“一日千里”。之后,便是持续近两年的出口低潮。
进入2009年,市场似乎出现了转机。翻开上半年行业出口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一连串负增长数字中唯一的一个两位数增长——刺绣机出口额同比增长19.25%。这是否意味着刺绣机出口市场回暖的到来?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大潮尚未完全退却,行业出口持续惨淡的2009,我国刺绣机出口何以能持有这样的增速?这样的“热销”又能持续多久?
本文试从行业数据入手,全面分析刺绣机出口现状,深度剖析其出口逆市“热销”的本质,力图将真相还原,以期能一窥未来刺绣机发展端倪,为读者提供些许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