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制鞋工人频频中毒 维权道路艰难
在11月制鞋工人因为胶水中毒的事件频频出现。先是惠安的女工,后是今天报道出来的鸿达鞋业的两名中毒员工。
广州流花桥医院生物治疗与研究中心杨德懋博士指出,发生苯中毒的共同特点是:生产企业多为家庭作坊或小型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作业环境条件差,缺乏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涉及人员多,危害后果严重。
杜绝苯中毒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是,以低毒或无毒物质代替苯,行业已经在推广的水性胶水无疑是最好的产品,而据慧聪制鞋网了解,很多大型的制鞋企业例如奥康,红蜻蜓等都早已使用了环保型胶水,另外,鞋企还需要改革生产工艺和通风排毒,如生产过程闭密化、自动化和程序化,安装有充分效果的局部抽风排毒设备。最后,作业工人应佩戴防毒口罩或使用面罩,定期作健康检查。
中毒事件已经出现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出现了损害,作为弱小一方的员工,维权的路都是艰难的。鸿达鞋业厂方至今仍未正式出面对此事做出处理。中毒家属都已向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提出职业病诊断。“所有材料都上交了,只差工厂出具职业史。”夏吉尧说,鸿达鞋业至今都不肯出具这份证明劳动关系的书面材料。“医生说,必须把材料交齐才能诊断。”事发后,该厂已被卫生部门勒令关停。家属担心的是,职业病诊断结果迟迟不出来,他们无法承担高额医疗费。“不到一月,已经花了5万了,一家人的积蓄都填上了。”哥哥夏吉尧说。
同样,惠安女工中毒后,维权艰难。惠安壹智鞋业有限公司四位制鞋女工,今年7月,向惠安县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结果,厂方以她们提出工伤认定为借口,从8月开始停发她们的基本工资,4人断了生活来源。
在拿到鉴定书后,她们一次次找惠安劳动、信访部门、泉州市总工会等,要求在得到赔偿之前,厂方应给她们发工资,保障她们最基本的生活。惠安县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许志明说,要等职业病鉴定结论出来后才能做工伤补偿,厂方以对方已申请工伤认定为由停发了基本工资,表示要等工伤认定出来后,才能赔偿。
一方面要治疗,一方面要在各个部门以及厂家之间的进行频繁的交涉,就是一个健康的人的精力也受不了,而中毒的员工或其家属承受的是身体、财力、精力的多重压力。维权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