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企中的“快速反应部队”—访大杨集团李桂莲
12月2日,美国销售商一行慕名来到大杨集团,双方初步达成协议。目前美国已有1200多家店铺在销售大杨服装,明年大杨服装还将进入美国230家中高档商场。就在一个月前,大杨集团刚刚从日本拿来100多万件西装的订单,销售额可达3亿元。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同比下降了10.88%。而大杨集团却逆势增长,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超32亿元。这一奇迹的缔造者,就是年过花甲的李桂莲。身为大杨集团董事长的李桂莲充满了传奇色彩。30年前,李桂莲在自己的家乡普兰店市杨树房镇,带领85名员工,用几十台缝纫机从制作桌布、套袖、围裙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如今,大杨集团旗下拥有1.1万名职工、32家子公司、15个服装加工厂,产品遍及亚洲、欧美市场。
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从容淡定,这是人们对大杨集团和李桂莲的评价。“许多人把国际金融危机看成洪水猛兽,甚至叫苦不迭,其实这也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好时机。”李桂莲说。
旧格局中,“中国制造”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尤其服装这一块,中国自主品牌很少,大多数国内服装企业都在做着来料加工,即所谓的贴牌生产。经过这次重新洗牌后,大杨集团抓住了机遇,一举冲进国际高端市场。
李桂莲介绍:“大杨集团一件西装在美国卖到七八百美元,而美国人平常穿的西装只有三四百美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李桂莲看到世界经济正由“晴”转“阴”,立即调整思路,提早锁定订单、价格和客户,与22个国家的150多个客户提前签订供需合同,为每一个客户专线供货。
“我的经营理念讲究一个‘快’字,快速反应、快速行动,没等危机到来,我就摸清每一个客户的情况。之后,我把客户聚拢在身边,共同抵御风险。”李桂莲说。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内服装企业都在紧缩银根,而李桂莲却拿出600万元资金,投入到集团下的面料检测中心。对此很多人不理解,李桂莲却不这么想,她认为,抢占国际高端市场,没有高质量不行。高端商品不能只是价格高,而应该是质量更好,越在危急时刻越要让客户对产品放心。服装的“根基”是面料,只有把住面料质量关,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对质量的精益求精,给大杨集团带来了长期回报,就拿当前大杨集团的销售额来说,比去年同期猛增20%。
在李桂莲看来,转型和创新也是抵御风险的好办法。眼下,她做起了年青人喜欢的网络购物。“大杨集团每天有400套成衣通过网络销售出去,5年之后,就会达到每天1000套”,李桂莲预计,转型后的大杨集团10年内销售额将超过100亿元。“一位名叫拉菲的美国客户曾对我说,大杨的服装是有灵魂的。”专注做服装30年的李桂莲,把中国元素融入世界服装潮流,就连顶级国际品牌阿玛尼的男装首席设计师凯特林,都成为大杨集团的设计师。股神巴菲特更是对大杨西装赞不绝口,声称好久没有被人夸帅了,更有与比尔盖茨一起开家服装店的想法。李桂莲说,这是世界对“中国制造”认可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