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抢了缝纫机的市场
2009年还有半个月即将过去,要总结今年的业绩,现在就可以显现出来,不必要等到2010年的4月底才看上市公司的年报。早一点知道状况,可以提早数个月调整企业的部置。先看清整个大环境,了解自己的优缺点,钱用在刀口上,不再盲目的扩张浪费,或是换个投资策略,寻找新的投资目标,才是明智之举。
从观察上市公司的公开资讯来了解整个产业,是非常合理的做法。因为上市公司都是每一种产业最好的资优生,经营获利佳,而且业绩金额较大,其财务报表公开可信又容易取得,由这里产生的资料比较有公信力。
1. 2009 年缝纫机企业几乎都亏钱了。
a. 高林公司只赚很少的钱,少到和银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差不多(银行定存一年利率2.25%)。
b. 标准公司登载2009年会有盈利,但盈利来自于业外投资交通银行的股票,其本业是亏损的。
c. 上工2009年被德国杜克普拖累,几乎要赔掉一个股本。2009年12月要卖掉上海三块地,合计人民币4.3亿元汇到德国去以支援营运。还好这几年上海土地飞涨,土地价格很高,否则真不知道要拿什厶家底来支撑。
d. 中捷的2009年预估也是亏钱。
e. 日本飞马2008年亏损,2009年也不会好。
大家的生意都没被抢走,因为没有任何一家生意是好的,生意是原地缩小而不是跑到别家去了。
2. 2007年上述几家龙头公司都赚钱,今2009年都亏钱,真是有志一同。
大家一起爬到2007年的业绩顶峰,又一起往下滑。(单位:万人民币)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估值)
高林 91000万 90000万 102893万 82000万 46806万
标准 105406 113831 124613 71732 48000
上工 148270 235750 253000 223618 160000
中捷 68500 76300 82800 47953 34000
飞马 123400 126700 113000 68300 48000
各家制造商的业绩,一起爬高山,又一同下山,可以代表整个行业的顶峰饱和已经达到。钢铁的制品不容易损坏,而且其寿命有长达20年之久(德国制的缝纫机还有可达到30年之久),机器坏了,只要更换单个零件维修即可再用,不需要丢弃报废。制造了太多产品没法淘汰,还留在市场上,这是所有钢铁机械制的共通特性。对于手中已有的缝制设备来讲,使用单位可能数年内不再添购也足用了,2007年这个高峰期把他看成市场的饱和的顶点,应该是说的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