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对外贸易好转迹象呈现多个特点
从商务部获悉,今年11月份,我国进出口2082.1亿美元,增长9.8%;出口1136.5亿美元,下降1.2%;进口945.6亿美元,增长26.7%。1-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19640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出口10709.8亿美元,下降18.8%;进口8930.2亿美元,下降15.8%;顺差1779.6亿美元,下降31.3%。11月份对外贸易好转迹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进出口降幅继续收窄。累计进出口降幅已由1月的29.1%收窄到11月的17.5%,自2008年11月进出口负增长以来,历经一年后首次实现增长9.8%。二是单月出口连续五个月突破千亿美元,进口回升明显。11月当月出口1136亿美元,降幅已收窄到1.2%。11月当月进口954亿美元,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增长26.7%。进口的迅速回暖主要是由国内需求恢复带动的,特别是大宗原材料进口增长迅速,1-11月,铁矿石、塑料原料、纸浆、铜及铜材、铝及铝材等商品进口数量分别增长了38.4%、33.3%、43.5%、66.8%和172.2%。三是加工贸易和机电产品出口恢复增长势头。11月份,加工贸易出口580.6亿美元,增长4.4%,结束了持续12个月的负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其中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手持无线电话机及零件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分别增长32.8%、30.4%、13.7%和8.3%。四是东部主要出口省市实现出口增长。11月份,东部十省市出口增长0.7%,其中广东、江苏和浙江实现正增长,增幅分别为2.5%、6.6%和3.1%。
本月全国出口降幅明显收窄、进口大幅增长,这既与国际市场有所趋稳、稳外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见效有关,也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由于去年末,我国外贸已开始出现下降,当前进出口月度回升是在较低基数上实现恢复性增长。目前,世界经济虽开始回升但基础并不牢固,金融坏账引发的局部震荡余波未平,美元走低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再现升势,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未来一段时间的外贸形势仍不容乐观,需要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要继续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