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升级方法研究-----之不等级进阶方法
按照前面对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管理升级的介绍,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管理升级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层面的、运营层面的和作业点层面的三种层次。作业点层面的运营与管理改进和调整由于涉及范围窄、改变内容少、改变幅度浅,所以执行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的企业运营与企业管理的调整与升级,虽然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作业点的改进来慢慢的实现,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往往是在到了不得不改、不得不调整的情况下才开始进行调整和升级,而且企业也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长时间的等待调整和升级的完成,而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整和升级,使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快、准、稳的达到所希望的状态和目标。
按照前面所述,如果希望将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快、准、稳在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完成集中式调整和升级,并达到预期的状态和目标。除了正确选择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之外,运用正确企业管理升级的策略、过程和方法,以确保职工接受、认可、执行这个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确保职工接受、认可、执行这个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也就成了制定企业管理升级的策略、过程和方法的基本原则。
对于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职工专业素质不是很高、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与现有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方法背离性过大或者企业领导者对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是很确定、内部意见种类和分歧比较多等情况,我们建议企业战略层面与运营层面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集中式的调整和升级采取插件式的策略和方法(具体方法细节见作者的著作《企业管理插件式升级》)。
而在企业领导者对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很清晰、一致的前提下,对于管理基础比较好且职工专业素质比较高,同时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与现有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方法之间是优化而不是背离的情况下,我们建议企业战略层面与运营层面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的集中式调整和升级采取不等级进阶的方法(具体方法细节见作者的著作《企业管理不等级进阶》)。
这类企业进行企业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调整与升级的基本条件和支持条件有很好的基础。其中最大的优势是职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很强,对企业新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都会比较强。我们都知道,影响职工接受新模式和新方法的因素主要在于利益、能力和惰性三个方面。如果新模式和方法损害了职工的利益,职工就会极力的反对。如果职工的能力使得他们在执行新模式和新方法的过程中对目标结果的不理解、对目标行为方法的不掌握而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失望与绝望,就会进而转化成为了自我保护和自我开脱而大肆的批评、批判新的模式和方法,这种批评和批判一旦传开,就会从职工为自己开脱的借口进而转化为一种风气和氛围,最终就会成为“新模式和新方法就是错的”的共识,抵制就会变得全面而且彻底和坚决,失败就在所难免。惰性使得职工更愿意延续原来熟悉的做法,不愿意采用新的做法。
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中,专业能力的限制是最难以解决、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因素。利益问题企业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来解决,而惰性问题可以用利益引导和督促的方法来解决,而且如果职工有足够的能力,其惰性也会变的比较低,积极性会变得更强。专业能力的限制既无法短期内解决,而且随着升级过程的开展,不断强化职工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同时也不断加强职工的抵制情绪和厌倦情绪,使得升级失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但是如果职工的专业能力强,如果企业通过政策解决了利益的不利影响,通过有效的引导,反而会使职工参与运营模式与管理方法调整、升级的成就感、热情和积极性都不断的提高,会使调整和升级的积极推力越来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这类企业的第二个最大优势是领导者对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在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领导者不会产生动摇和信心的不足,会一直的坚持下去,而且领导者对于结果性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的细节规划设计的越清晰,其坚持的意愿和信念就越强。在企业运营模式与管理方法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如果领导者对需要采用的方法或者对所采用方法的可能效果没有确切的把握和深入的了解的话,出于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担忧,所以他们在升级过程中往往会比较容易犹豫,比较容易产生动摇,领导者的犹豫和动摇情绪会在职工那里放大,会让职工私下理解为领导者不再想对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调整和升级了,所以职工就会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犹豫和动摇,进而影响调整与升级的效果,而这反过来会增强领导者的犹豫和动摇情绪,再进一步强化职工执行中的犹豫和动摇,这种恶性循环必然导致失败。
如果领导者对结果性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那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只是职工对意义和必要性的理解、职工对目标结果的理解、职工对目标行为的掌握、职工在利益上的接纳、职工在惰性上的化解,而这些问题对于那些管理基础弱和职工专业素质不高的企业是很难快速解决的。
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前提下,企业对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采取集中式调整和升级,就可以采取“不等级进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