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新十年 民族服装品牌新主张

      经济危机让雷曼、摩根等一干华尔街神话破灭,真实的世界终究不存在永恒的权威和真理。在商业时代,任何跟随或是模仿的行为都绝非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勇敢超越,成就自我才是立于不败的秘诀,这对发韧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年轻中国服装企业来说,是一次具有关键意义的启发。 

      新十年  民族服装品牌新主张 

      仍处于发展期的大多数民族服装企业都怀揣着品牌梦想:作为服装大国,为什么不能培养一个国际一线品牌? 

      萧寒彻骨的经济危机之后,民族服装企业渐渐找到了病症所在——过去,我们一味膜拜国际大牌,我们一度忽略了自己的实力与潜能。充分考量自我市场与自身定位,才能促成我们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观。 

      在媒体团的此次采访之旅中,我们看到:当昔日的“参照物”展露颓势,民族服装企业正怀揣着梦想,在动荡与变革中站立起来,积极部署新的品牌定位策略、商业运作模式及品牌文化建设理念。 

      产品结构  敢于“动筋骨” 

      产品结构不合理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遇到的阻碍之一,对于那些崛起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服装企业,其产品种类、结构基本取决于消费市场的温饱需求,为大众解决了“有没有”和“好不好”的问题,而进入强调产品附加值与内涵的品牌竞争时期,产品结构调整就成为这些老牌服装企业思考的问题。 

      在江苏常熟,我们见到了当今中国羽绒服产业当之无愧的“元老”——波司登。近年来,波司登积极进军休闲装、女装等多个领域,不断焕发着新活力。五年前,波司登高调挥师进入男装界,顺应中国男装追求年轻化、品质化的风潮,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推出了“精致商务”、“简约办公”、“Cool休闲”、“都市运动”四大产品系列,力推时尚消费观念。 

      “中国服装要通过改变理念来把握创新,跟进当前时代的发展步伐。当下,年轻人引领着服装潮流,也熏陶着中老年人的穿衣观,所以,我们以年轻人群买得起的产品为市场开发的重点,在产品结构和设计理念上敢于有大变化。”高德康明确指出消费理念是服装企业产品结构创新的第一指向。

      2010年,波司登将在CHIC展上拿下近2000平米的展位,主要诉求是向大众展示波司登业已升级换代的产品理念。波司登的缔造者高德康的想法是,波司登是中国服装行业惟一的“世界名牌”,其产品不应只满足一季的需求,而应向四季延伸。 

      对于年轻一代,提起波司登大家都能想到,甚至最先想到的,不应只有羽绒服。 

      在浙江宁波,我们领略到另一个令中国服装业界景仰的品牌——雅戈尔的风采。雅戈尔,在今年已正式创牌20年。尽管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但领头人李如成却从未停止对这个行业的思索。2009年7月,成立雅戈尔服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服装营销和生产企业的全部股权,从而完成了对公司服装业务的整合。 

      李如成解释,雅戈尔品牌由传统制造起步,制造环节优势显著,时尚和品牌运作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打造。他意识到,未来雅戈尔要实现从制造向市场转变、从产品型向品牌型转变,而重整之后的雅戈尔将更善于把握时尚,并快速占领市场。 

      雅戈尔在CHIC2010上,将展示GY、Mayor、Youngor CEO、哈特·马克斯、汉麻等5个品牌,展位面积仍保持在1000平方米左右。其中GY、Youngor CEO和Mayor是分别针对大学刚毕业、职场中的准精英人士和公务员等高端客户的新产品系列。雅戈尔品牌的转型,将致力于寻找产品和品牌的结合点,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生命力的品牌。 

      在北京,我们看到,顺美完善产品系列的探索一直在进行着。其商务休闲系列的近30个类别产品均无比细致,配饰、袖口、钥匙扣、名片夹、袜子、内衣、围巾都尽量做到丰富,以充分满足各种场合的着装需求。 

      正如高德康所预见,建设一个拥有完善的、先进的、坚实的、畅通高效的产业生态链基础,拥有在功能协作、市场分割、档次品类等多层次的严密交织而互补的产品体系,已经成为民族服装产业的必行之举。

      商业运作  老游戏新规则 

      “在未来的竞争中,只有产品,或只有营销,都是不够的。”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说。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市场来说,商业模式本就是多元化的。经济低谷中,尤其需要企业依赖更为多样的商业运作思维,运用先进有效的经营机制、生产管理和金融手段提高企业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用灵活多样的新规则把游戏玩得更好。 

      对于致力于成为世界名牌的中国服装企业来说 ,国际化是必行之路。在国际服装产业链上逐渐向高附加值一端行进的中国服装企业早已不满足于充当加工制造的角色,而是着眼于打造与国际品牌比肩的渠道资源和营销运作方略。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