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0年,鞋都温州你好吗?

       如果,没有曾经成本最低化的“小狗经济”,或许就没有正泰、德力西这样的行业巨头;如果,没有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执着的草根力量,或许就没有现今追捧并争议着的“温州模式”。在历经了中国经济沧海桑田之后的2010年,可否追问一句,温州,你还好吗?

        困局:“温州模式”遭受质疑

        根据温州市发改委数据,该市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在浙江省各市排名中位于倒数第二位,与此同时,支撑温州制造业半壁江山的以出口为主的几大行业——眼镜、打火机、锁具、制笔、服装等,出口增幅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关门和倒闭。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通过调查获悉,2007年温州有超过20%的打火机企业没有销售记录。近年来,打火机行业企业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减,目前已从一年前的六百家左右锐减到现在的不到一百家。温州市烟具协会会长周大虎对此忧心忡忡:“温州的打火机企业在一年的时间里倒闭了八九成,年初以来,还在生产的大概有三五十家,还有三五十家在硬撑着。”

        另外,记者从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2008年第一季度鞋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了解到,温州制鞋企业年初以来倒闭转产的企业有70多家。根据协会内部人士透露,原本利润微薄的鞋企面临严峻的价格战,导致一些中小企业选择退出,鞋企从2003年的5000家,降至2009年的2600家。一些企业转移到四川、福建甚至东南亚和俄罗斯;一些企业将资本转移到房地产、矿场或者股市,退出制鞋业;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抵制风险能力较弱,干脆选择停工。

        面对这些信息,唱衰温州经济、温州模式的声音逐渐增多。从温州观察到存在着“人格化交易方式”等现象的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更是做出了“现在的‘温州模式’将在25-30年后消失”的惊人预言。面对如此多的猜测和质疑,温州的明天仿佛笼罩在一层迷雾,无法捉摸。

        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先生,他表示,08年下半年到09年上半年,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确实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资金自主性强的温州模式,所以2009年上半年的GDP偏低的现象不足为奇。09年6、7月份的复苏充分证明了相比较于其它地域,温州的企业的复苏期明显会短一些。(下转A2~A3版)(上接A1版)

        解局:“新温州模式”重燃生命力

        如何使温州模式焕发出新的力量?如何使温州经济突破“玻璃天花板”?与一般招商引资主要为了吸引外来资金不同,温州采用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发展战略,主要着眼于“以民引外,民外合璧”,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提升民营企业的产业层次,淘汰低层次产业、加快破解“低、小、散”难题。用温州人自己的话说,这是我们的“一号工程”,我们要的不是美元,而是美元背后的管理理念、技术平台和市场空间。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