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危机中的缝制设备企业精神

        没有一家百年企业能躲过大萧条的洗礼,世外桃源向来都只是美好的愿景。这波危机尽管已持续两年多,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只是“洗礼”初体验的开始。中国企业需要接受大萧条的洗礼,就像人会得病一样,不得病才可怕,小病小治,大病根治,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在危机面前,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缺乏信心,这是人类的本能。缺乏信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缺乏愿景,这也导致人们倾向于短期思维,追求低风险和短期目标。从过去两年中,危机下缝制设备企业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快速撤退型、等待型和主动反击型。前者一般为通过具有侵略性的扩张才得以生存的企业。在萧条时刻,他们系统上的弱点和战略上的错误被充分暴露了出来,撤退得越快,下滑得反而更厉害。大部分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倾向于做出第二种反应。他们在等待暴风雨停歇,等待继续进行投资或者扩张的机会,尽量控制花费,维持基本的生存能力。第三种类型的公司对经济危机的反应是调整或者改变他们现有的结构和策略,在调整过程中积极主动去适应。他们视经济危机为机会,积极扩展业务。这样的公司,通常早已在“好年头”时期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战略规划来应对这场危机。

        由于大多数企业都在等待,行业呈现出多年未见的沉闷。然而事实上,越是在困难中就越需要企业精神。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就曾说过:“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这种精神在危机四伏的寒流中,能鼓舞士气,激发企业团队斗志,增强企业的活力。面对困难与挑战,行业龙头企业标准公司表现出了应有的魄力和担当,将“标准人”的企业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值得同行学习、借鉴。这也是本刊第一次将一家企业列为“聚焦”内容的初衷。

        经济危机下,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这对于行业广大中小型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你们是推动行业增长、促进就业的主力军。逆境中,企业家更不要忘记当初创业时拥有的那份毅力、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敏锐的商业触觉。只有把这些力量发挥出来,积极地谋划应对之策,才有望带领企业在经济复苏之时,占据行业格局的有利地位。商业历史也证明,很多伟大的公司,如丰田、维珍航空、苹果等,恰恰是在危机时刻将愿景付诸了行动,才得以形成今天的竞争优势。

        4天西安之行,我刊记者兵分三路,分别对标准公司经营管理、营销策略及研发思路3个层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采访,由衷感到不虚此行的同时,内心中涌出了更多的深入思考。 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罢,道理是相同的。生死存亡就在于选择,有些选择无关痛痒,有些选择却可以左右兴亡。中国的企业家从来不缺鸿鹄之志。他们大多胸怀大志,想在快速成长的基础之上乘胜追击,把企业做大做强,但往往过于急功近利,因而容易受伤、容易迷失、容易放弃。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精神风貌和风气。在标准公司,从董事长、部门经理至普通员工都在主动学习,整个公司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与此同时,公司还对战略、经营思路等进行了可行的变革。也因此,标准公司成为本年度行业最受关注的焦点。

        企业精神是企业之魂,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自觉形成的,经过全体员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对比过去一年自身、企业员工的表现,你的精神支柱是否还存在?又是否真正发挥出作用了呢?值得每一位领导者深思。

        最容易、最美好的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很残酷,明天也许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可很多人却死在了明天晚上。不要为昨天哭泣,必须向前看。因为,只有真正采取行动了,才能看到后天的太阳。借马云的话勉励所有正在等待中的人们。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