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的南洋策:零关税

      2010年1月1日,拥有19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自即日起,中国和东盟老成员六国一轨正常关税削减为零。

      从法律层面看,自贸区缔约各方已完成其全部协议。然而,就实际推进而言,仅仅是棋到中盘。

      按照2007年的《货物贸易协议》,自贸区降税产品分为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两大类,正常产品分一轨和二轨,敏感产品分一般敏感和高度敏感,纷繁复杂的降税分类加诸不同的成员国身上,形成多个梯度的日程排布。总的来说,东盟自贸区降税呈梯度分布,最迟至2020年1月1日,中国和东盟新成员国一般敏感产品关税削减至5%以下。

      世界最大自贸区,为什么是东盟?是什么基因推动东盟自贸区的前行?

      “坦诚”出牌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其成员国共有10个,以加入先后分为老成员国(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新成员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正式签署自贸区建立协议,随后,双方于2004年、2007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8月15日,《投资协议》在泰国曼谷签署。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吴政平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透露,自贸区运作最早起作用是外交部,从战略性高度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和欧盟建设历程一样,中国—东盟自贸区同样无法回避地缘政治因素,因此,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反复,中国一早已有充分考量,被称为“出牌坦诚而又务实”。

      1991年7月,中国时任外长钱其琛出席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是为中国与东盟首次接触;1992年1月,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1999年4、5月,中国与美国、欧盟先后达成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协议;2000年10月,中国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在WTO承诺基础上,建设更加互惠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倡议。

      这个提议引发两极反应,新加坡、泰国较为积极,其他国家则颇有疑虑,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朱镕基看到了转化之机。2001 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当年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拿出更为充实的议案,终于与东盟达成了自贸区共识。

      对于朱的战略眼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至今仍击节赞叹。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与东盟各国恢复外交关系,处在一个安全的过渡期。虽然猜疑未消,但王逸舟到东盟各国开会时发现,很多人谈到“97年转折点”,对中国的感观,除了传统的威胁论外,开始出现了机遇论调子。

      诸多铺垫之下,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和东盟领导人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

      2003年温家宝接任中国国务院总理。10月7日,温家宝出席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成为首个加入该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中国的自贸区提议,表现了最大善意。”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安全与外交研究室主任唐世平称,为维护改革开放战略机遇期,摆脱民族化海洋中的孤岛地位,中国一直致力于消除弥漫周边的中国威胁论调:上世纪70年代末放弃向东盟输出革命的任何政治企图,消除了政治上的威胁论;加入与东盟的友好条约,不以武力形式解决与东盟领土争端,消解了安全上的威胁论;至于经济威胁论,本质上是自由市场的现实挑战,中国力推自贸区格局,将自己加入WTO的承诺更加优惠地用于东盟诸国,就是要缓和中国与周边市场自发力量过分倾斜可能带来的破坏,形成睦邻友好、平等互利的自贸区经济环境。

      唐世平特别强调,2004年1月1日全面实施的自贸区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尤其展现了中方和平崛起的诚意。

     

[1] [2] 
  • 相关阅读
    1. 我国缝制机械等行业接到碳关税“警报”
      印将取消人造纤维进口关税 业界可望受惠
      韩国削减对欧洲服装纺织产品进口关税
      巴西拟提高进口鞋类及皮革制品关税
      日本拟上调中国服装产品进口关税 影响几何?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