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透视“民工荒”再袭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少

      一些在东莞打工多年的农民工在年关临近的时候选择离开。

      在东莞南城汽车站,遇上了很多带着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返乡的农民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表示,春节过后,不会再回珠三角打工。

      对于东莞来说,2009年的情况实在不妙。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其经济下滑的程度,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都不够。这一年,作为珠三角外向型经济排头兵的东莞,从二十多年来GDP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巅峰急遽刹车,犹如“高台跳水”般跌入谷底,一度还呈现出负增长。

      东莞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0月底,东莞GDP的增幅仅为3.8%,位居广东倒数第一。与此同时,在工商税收方面,2009年东莞累计收入为336.57亿元,同比下降0.74%。按照东莞市国税局的预计,2010年部分税种收入可能还会继续下跌。

      然而,坏消息并未就此见底。

      在目前欧美经济回暖,订单开始增加的时候,东莞却由于大规模的用工短缺,大量企业开工不足、甚至无法开工,对经济复苏的打击很大。

      离开珠三角

      来自湖南隆回县六都寨的欧阳拥军和4位老乡一起,带着一堆大大小小的行李正在候车回湖南老家。欧阳拥军说,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返乡,一方面是临近年关,辞工的理由比较充分,一般老板难以找茬克扣工钱;另一方面趁春运还没开始,车票好买,价格也便宜。

      欧阳拥军16岁出门打工,如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东莞清溪镇的台资企业做模具工。欧阳拥军在广东打工大约有七八年的时间,月均工资一直在800至1000元之间徘徊,直到近两年才有所增加。即便如此,包括加班费在内,全部加起来也只有2000元出头,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每天工作13个小时以上,“一个月下来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欧阳拥军说。

      欧阳拥军认为,挣不到钱就已经让人很没有劲了,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10年来,作为一个外来打工者,其身份一直都被边缘化,尤其是当他结婚有了小孩以后,这种不被认同的感受更加深刻。“没有当地户口,不仅没有各种社保福利,小孩上学,至少比当地家庭多缴几万元的借读费。”欧阳拥军说。

      新出台的政策称从2010年开始广东省将取消暂住证,改办居住证,满七年之后可以转为广东户口。欧阳拥军说,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高兴,以为有了盼头。但仔细了解相关条件之后,他觉得自己很难达到。因此“暂住证”改为“居住证”,对于像他这样的人来说,实质上还是那么回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此外,欧阳拥军提到,原本以为武广高铁开通以后逢年过节回湖南老家会方便很多,但结果却让他们感到非常失望。“按照羊城铁路公司的计划,武广高铁开通后,往湖南方向的京广线普通列车将停运13趟,原本到长沙最低票价将从54元上涨到289元,”欧阳拥军说,“以我每小时10元左右的加班费来算,等于要多加23个小时的班。这还是按照平时的价格计算,天知道逢年过节又会涨到多少钱?”

      他认为,原来从广州到长沙也不过十来个小时的时间,武广高铁使时间缩短了几个小时,票价却上涨了几倍,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并不划算,“还是宁愿多坐几个小时的车,也不愿多花那么多的钱”。欧阳拥军说。

      “实际上,现在出来打工,也不一定非要到广东及珠三角一带”,欧阳拥军说,近两年很多外资企业落户长沙,用工需求很大。有老乡已经在长沙为他找到工作,待遇比现在的还好,按照他的条件月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

      欧阳拥军的村子里很多人现在都在长沙开发区找到了工作,工资待遇不比东莞差,而且离家近,打工成本比珠三角更低。

      缺工

      “其实金融危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当订单回暖的时候,不能及时地恢复生产。”仝应明站在工厂四楼空荡荡的厂房里,面对着一排排落满厚厚灰尘的缝纫机对记者说。眼前的设备已经停工一年,尽管现在订单无虞,却没有工人开工。

      这位在东莞投资服装产业已经24年的港商实在无法弄清,为什么一两年前还大量蜂拥在工厂门前的求工者,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仝应明表示,2008年的这个时候,他还在为因欧美订单突然间急剧减少,究竟需要停开几条生产线以及以何种方式遣散工人发愁,而一年之后的今天,情况却完全颠倒过来,时下,他因找不到足够的工人而心急如焚。

      “以前招工除了要求初中以上学历,还严格将招工年龄限制在30岁以下,因为这个年龄的人在流水线上的效率最高,那时候,优中选优求职者仍然门庭若市,”仝应明说,现在由于大量缺员,招工条件已经大幅降低,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工作技能,即使50岁也没关系。

      在工资待遇方面,仝应明说,一般工人的待遇已从原来的月均1200元提高到1800元或2000元,个别岗位甚至提高到2300元。尽管如此,仍然找不到足够的员工。

      仝应明说,按照目前他手上的订单,即使工厂5条生产线全部开起来,也可维持到2010年6、7月份,而厂里现在的工人,在管理人员都上阵的情况下,也只够勉勉强强开工3条生产线。这还不包括由于产能限制,很多不敢接下来的大单、急单。

      要满足生产要求,仝应明的工厂现在缺员至少在800人以上。经过向当地政府求援,动员在厂员工利用老乡关系招人等方法,也只招到50个人。与此同时,由于缺员,还导致工厂的经营形势出现恶化,最突出的状况是成本急遽上升,利润已经降至亏损的边缘。“这就好比10个后勤人员既可为50个人服务,也可为100个人,甚至300个人服务,但摊下来成本却大不一样。”仝应明解释说。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