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经营“标准”

     2009年10月27日,标准股份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40.98%,营业利润2 323万元,同比增长319.5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 776万元,同比增长895.13%。虽然担任董事长职位已经一年多了,外界对于鲜有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李广晖这一年做了些什么,了解甚少,但细心的人不难从这份财务报表中发现,往日略显古板的老牌国企已经融入了许多灵活的“经营”元素。

      然而,李广晖对于这份答卷并不是很满意:“营业收入仍在下滑,利润却扭亏为盈,这违背了一家制造型企业的发展常规。”事实上,行业不景气时,公司能保持充裕的现金流、稳定的团队、高昂的士气,并创造性地挖掘出希望的出路,已属不易。

      资本运作

      财务出身的李广晖喜欢用数字说话。在他看来,经济危机下,高现金流、低负债是企业抵御生存危机的最佳途径,而适时的资源重组可以为将来的发展铺平道路。从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看,1~9月,公司仅利息收入就为35万元,投资收益大幅度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出售了交通银行股票,获得5 438.9万元投资收益,是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2008年,曾声名显赫一时的飞跃集团因资金链断裂“折翅”,折射出中国缝制设备行业整体资金链的脆弱。在危机关头接受“救火”任务的李广晖,自然会从行业目前的问题症结所在下手。

      2009年10月19日,标准股份完成西安兄弟标准工业有限公司40%股权出售交易,成交价为1.07亿元。兄弟标准由日本兄弟工业株式会社与标准集团于1993年11月共同投资兴建。2003年,标准集团以1.16亿将其在兄弟标准中的40%股份转让给标准股份。与之前购入的价格相比,标准股份貌似“亏”了近千万元,实则,在2003~2007年间,兄弟标准每年的盈利都在5 000~7 000万元,标准股份已获得可观的利润分红。但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以生产平缝机为主的兄弟标准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亏损,仅2008年就导致标准股份损失利润七百多万元。“与兄弟公司合作15年中,标准公司所学习到的管理经验与技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本次资产出售,最主要的原因是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双方对于合资公司定位的不同。在当前不利的大环境下,此举能减少公司投资损失,提高利润水平,增加现金流,进而降低经营风险。”李广晖如是说。

      一方面,着手清理在金融危机中已经举步维艰、出现连续亏损的“包袱”资产;而另一方面又将扩张的触角延伸至海外。标准股份于6月初投资200万欧元成立了欧洲分公司,该公司已于7月初正式运营。“欧洲分公司不仅是我们研发的前沿阵地,还能一定程度上对冲总公司的汇率风险。”习惯从财务角度分析问题的李广晖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精打细算。

      思路决定出路

      要经营好一家大型公司,当家人除了要有敏锐的财务嗅觉外,还须具备战略眼光、出色的领导能力以及沟通技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广晖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时,就习惯在国庆前后将本年度经营业绩全盘核算一次,再综合对比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对市场进行详尽分析,为来年工作计划提前做好准备。他认为,作为公司高层领导,应该思考没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而不是耗尽精力解决“过去时”。领着高管的薪俸却做着“车间主任”的事,这是缺乏思路的最直接表现。为此,他上任后第一次演讲,就着重阐述了“更新理念”的重要性。2009年,公司按照既定的“认清形势、沉着应对、夯实基础、提升品牌、快速反应、迎接挑战”工作方针,出色完成任务。“过去一年,公司经营思路明显清晰,员工思想认识逐步提升,2010年将是标准的执行年,公司的工作方针将更为具体,希望将既定的思路实实在在执行下去。”李广晖介绍道。

      李广晖称,他每年只会为自己安排5件事。他认为,真正的领导者不会让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他懂得把事情交给其他的人去做。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领导者表现出来的热情、激情以及灵感,对员工更具激励和鼓舞作用,并能促成高效团队的形成。只有做好领导者,才能引导员工朝既定目标前进。从某种程度上讲,李广晖的领导作风可以用“强势”来形容,一旦任务令下必须如期完成。但正是这种雷厉风行并以身作则的作风,他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希望公司在‘执行年’能有更大突破。”李广晖说。

      危机化解术

      惨淡的经济数据开始有所好转,但对于现实危机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很多宏观经济理论似乎已失去解释力。李广晖认为,中国现在很多行业的大企业不行,小企业也不行,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在他看来,近20年缝制设备技术的总体变化不大,只是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在下一个颠覆性技术到来之前,企业可从业务模式调整、技术与成本结合、从价格走向价值、市场细分等方面着手转型。

      “有时候同行问起最近市场情况如何,我都会回答,现在才是常态。”李广晖淡定地说。行业不景气造成标准公司收入也大幅度下降,其中出口业务同比大幅度下降70%以上。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显示,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1亿元,环比增长6%,同比下降30.1%;毛利率为15.1%,较前两个季度上升约一个百分点,但同比仍然下降1%,业绩没有明显转好迹象。李广晖这份沉着与定力,来源于他对危机化解能力的掌控。

      专业化还是多元化一直是所有国内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抉择,标准股份亦是如此。“未来3~5年,标准公司将培育一个新产业,通过多元化获得有力支撑,实现突围,但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虽然有部分企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十分曲折,但这是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这是标准股份高层第一次公开透露跨行业发展的信息。标准股份作为西安当地知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旗下有不少不动产资源。李广晖认为,在资源高度稀缺的时代,企业应尽可能多地占有一些资源。“发展人才”是标准股份化解危机的第三条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各行各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裁员削减成本以渡难关。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年轻人对加入劳动强度较大行业的意愿会越来越小。在缝制设备行业,有些工艺是无法用机器来替代的。因此稳定现有的人才队伍并发展后续人才,对于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企业更多的是昙花一现,或者是举步维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处理好企业的财务风险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中寻求企业的良性运营,真正做到基业长青。在经济发展遭遇严峻挑战的时刻,我们有理由相信,标准能在将经营艺术和财务管理完善融合的领导人带领下,创造新的辉煌。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