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开发新“标准”

        不仅为应对市场变化,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还在通过灵活的产品开发思路和有冲击力的产品表达其升级为“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意愿。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技术创新、品牌差异化和快速反应是公司新的发展路径。应对经济不利局面,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准股份)基于国企体制灵活而深入地进行了多方面探索。顺着这条发展路径,由内而外,标准股份酝酿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产品开发”这一工作也在一系列调整与整顿之后萌发出新的活力。

        如果说在CISMA2009展会上,高大的蓝白格调的格子间组成的展台实现了标准股份品牌形象的华丽转变,那么展台上亮相的几十款新产品就是其内在升级的充分演绎。再来回顾下,标准股份在展会上展出了包含平缝机、包缝机、绷缝机、特种缝纫机、厚料缝纫机、自动缝制单元等各大类产品在内的27个系列的44款产品。在这些产品中,首次面世产品的比例达到80%。它们中有像GC6710、GC6730一类的改进型产品,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全面其功能,也针对特殊需求进行特种功能的开发和改进。也有如TC系列电子花样机、TC764自动贴袋机一样重在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产品。以缝制软商标的TC130型电子花样机为例,借助标准股份自主开发的“翻转压脚”,可使软商标在缝制时不走位、不起皱,提高效率和品质。此外,标准股份也通过增加特殊工艺辅助设备对自动缝制单元这类产品进行了新的探索,比如TC764型自动贴袋机搭配TC1001熨烫机,增强其自动缝制单元的能力。还有不少新产品充分照顾使用者感受,比如通过在GC系列平缝机上加载YSC-8330新一代伺服控制系统以及即用即插式C6730MD3/P1电子后拖机构、多功能小工具等,可以收听广播,让客户有舒适的操作体验。更有力度的是,除上述产品性能、产品技术、操作感受方面的改进和提升外,标准股份还通过像GC6280系列那样的具有强烈外观冲击力且性能优异的产品显露出向国际高端发展的气势。

       CISMA2009展会上展示出的新产品,是标准股份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于产品研发上获取的累累硕果,这些成果背后体现的是标准股份产品开发思路和研发手段的深刻转型。此前,标准股份调整技术中心职能,使其能够快速反应,灵活出新品。从去年七八月开始,刚刚换届不久的标准股份新领导班子就着手企业内部整顿,对技术中心和实体工厂的职能和工作进行了调整与明确。当前标准股份的技术中心共设有7个部门,包括原有的3个设计部、1个试制中心以及新增加的测试中心、自动机车间、开袋机车间。设计部将按照产品开发的长期规划进行产品研究、开发。试制中心主要着眼于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要求,开发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自动机车间和开袋机车间将在电子花样机以及自动化缝制单元类设备的开发上做出积极努力。与此同时,技术中心采取了“项目研发”的方式,将每一个产品的开发任务作为一个项目去执行,明确项目组的成员及其任务,给予研发人员压力的同时也给予激励。上述调整,既基于市场变化的直接反应,也着眼于长远规划。

        在行业企业集体练内功的时期,标准股份不仅将转变研发思路与方法、创新技术作为应对经济不利局面的权宜之举,更欲借此实现产品开发方面的质的跃进。

        第一,“着眼于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可以说是标准股份在此前以及当下产品开发方面的核心工作思路。基于这一思路,标准股份灵活推出新产品。以往只管生产不管需求的批量供给式的研发方式已经无法在变化的市场环境面前继续。在近期与标准股份技术中心主任成卫平交流时,他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里技术中心的人员真切地体会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作为技术中心主任,成卫平现在也经常接到来自用户的电话。技术中心将研究的立足点逐步从“研究缝纫机技术”向“研究服装工艺及服装面料”方面过渡,通过技术人员的走访充分了解用户在生产中的问题,加以细致研究,避免闭门造车。早在进行内部调整之时,标准股份就将产品研发、生产定位于“为服装以及相关行业提供先进成套设备和工艺服装方案”。技术中心一年多来也紧紧围绕这一基本定位,强化与销售市场之间的联系。借助于标准股份完善的销售体系,技术中心及时获取终端信息,不盲目出新,推出真正有市场需求、有价值的产品(本刊在2009年第1期《“标准观”》一文中也有详细介绍)。举例来说,标准股份在CISMA2009展会上推出可更换机器底板盖板的产品,其设计灵感就来源于用户。一个用户在进行水洗牛仔面料服饰加工之后,发现机器的底板盖板被染了色,将有可能在继续生产白色衬衫时导致后者被染色。这样的问题不仅一家用户遇到,针对此,研究人员便设计了可更换机器底板盖板的产品。

        上述思路的转变,并非启动于经济危机之后。在此前与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中,标准股份学习技术、方法,更重视学习好的工作思路。成卫平表示:“德国人开发产品很重视用户需求,日本方面也通过缝制研究所这样去做,基于用户需求从事产品研发是趋势。”就如标准股份在以往所强调的那样,要把引进的技术内化为自身可持续的技术,同时更将好的工作思路渗透到自身工作中。今天看来,多年来有意识地感受、学习合作方的管理方式、工作思路对标准股份当下的转变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第二,面对千变万化的客户需求,标准股份更重视产品的二次开发。董事长李广晖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强调,技术创新是基础,在谈论产品开发时不必再提技术创新这个必要条件,而要考虑新一轮技术创新应该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任何工业性产品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基于现有技术水平创新并没有太多突破的空间,因此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是罕见的。标准股份副总经理朱寅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做出了如下反问:业内推新品究竟是企业自身的新品还是全行业的新品,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提供客户最需要的产品而客户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二次开发更为重要。基于此,标准股份十分重视产品的持续开发。据技术中心主任成卫平介绍,在CISMA2009之后标准股份将对先前投入市场试用并有积极反应的产品进行量产,而技术中心已经在展后一段时间对所展出的新品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个别产品变化大。实际上,在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标准股份的研发人员还能设计出更多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

        此外,在贴近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开发的同时,标准股份也正在向新的高度迈进。标准股份进行产品开发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用户遇到的难题。受危机影响,在中国国内经营的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已经通过降低材料预算、调低产品价格等方式随行就市,标准股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除进行品牌再定位外,也必然要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至于是否将开发更实惠的产品,标准股份方面没有明确,但它已经通过GC6730、“捷豹”GC6280系列等强有力的产品表达出挺进高端的意愿。为了进一步实现质的飞跃,标准股份在今年引进了德国的技术人员,组建了欧洲分公司。与以往的合作不同,这些新进人员将在欧洲分公司以标准股份员工的身份为这家中国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做出努力。看过标准股份在CISMA2009展会上显示出的大品牌气势以及众多卓越设计的产品,业内以及用户都将对标准股份此后的行动报以更多的期待。

        标准股份的转变有目共睹,这家国有控股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增强自身的快速反应能力。在产品开发上,标准股份用近两年的时间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市场变化的研发方式,吸收来自欧洲的新的技术力量之后,它会在与欧洲技术力量的融合中探索更多。在标准股份开发出的新产品背后,业内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的标准股份。CISMA2009展会上的一场预演之后,标准股份在建设“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道路上打开了新局面。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