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定制兴起 老外追捧广州制衣师傅
裁缝制衣似乎已经成为了古老时代的尾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裁缝制衣作为一个“刚性需求”极大的行业曾经盛行一时,但是随着成衣市场的发展,制衣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裁缝制衣店的生意每况日下。随着“手作”成为了新的潮流,量身定制也从时代尾声摇身一变成新潮的事儿,喜欢抄板的老外、年轻潮人带旺了裁缝制衣店云集的“海印制造”。而更多的街头巷尾小裁缝店,也靠着批量生产或是价廉物美的定制西服突围而出,开网店、用绘图软件、到网上发小广告成为了他们忙针线活之外的主要功课。
50岁老裁缝开网店
潮人、老外是熟客
30年前,刚成年的罗广钧就开始在家给妈妈当助手,裁布、画图、穿针引线……一针一线之间,30年过去,他从小伙子变成了年届50的老师傅。他的钧记制衣店也经历了从家里搬到临街旺铺,再搬到内街深巷,最后“搬”上网的“进退史”。
曾退回内街苦苦维持
罗广钧从1978年开始跟母亲学制衣,他妈妈是服装学院毕业的,也有一定的制衣经验,教了他不少裁剪、画图、做针线的技巧。他从十几岁起就喜欢上了制衣,后来还上过服装中专夜校,也到街道的服装店做过工,负责做制衣的头版。1981年,他开始在家帮街坊邻居做衣服。“起初也没想过要开铺,就是做点散工。”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经常做衣服的街坊还不算多。但渐渐的,在之后的五六年间,广州人开始爱扮靓,家家户户都来做衣服,裁缝成了吃香的技术工种,制衣店更是遍地开花,在广州街头巷尾开得成行成市,生意红红火火。那时候,订做一件衣服,一般要等上50天,有些“名店”的师傅常要24小时连轴转。罗广钧说,那时男人喜欢做西服和中山装,女人喜欢做台面裙、西裙和连衣裙。其中,连衣裙绝对是当时的“潮物”,中山装的手工费最贵,要10多元一件,“这相当于那时很多人半个月的工资”。因为生意红火,1988年,他把制衣店从家里搬到了临街旺铺。
上世纪90年代后,成衣开始普及,原先只有3个码数的成衣,渐渐增加到9个码数甚至12个码数,过去常感叹买不到合身衣服的客人也渐渐转向了成衣店,只有那些比较讲究的人还继续订做衣服,裁缝店的生存渐渐艰难。罗广钧说,那时起,九成的制衣店在10年间陆续退场,存活下来的很多也因顶不住贵租转进内街经营。罗广钧开在街边的裁缝店维持了8年,终于因为客源减少,难以应付铺租、水电费、工资等每月至少万多元的开支,又回到了内街。
砸1.5万元升级数字化
“近两年的生意有了好转。”罗广钧说,现在生意的“大头”是为人订做西服。现在钧记不包布料订做一套男装西服是500~1000元左右,包布料要800~1500元;订做女式西装则分别是100~300元和300~800元。比起两年前,来做西服的人多了五成。买一套质量稍好的男装西装至少要1200元,订做则要1500元,但还是有很多白领、老板和年轻潮人喜欢帮衬钧记。“大家生活好了,对衣服的要求越来越精细。”钧记已经有了百来个熟客,他们一年总会来订做几套西服。为了贴近潮流,罗广钧还特意花了1万多元买了正版绘图软件,又花了5000多元买了台绘图仪专门打印样板。
一年多前,罗广钧还开起了网店,这个钧记量身定做服装店的网站为他带来了不少外国客人。他们在网上与罗广钧沟通款式和尺寸,主要订做些唐装和旗袍。而且,为了适应现在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方便顾客,罗广钧不但提供上门度量尺寸的服务,还开始通过物流快递送货,免去了客人来回奔波之苦。至于外地的客人,则可以通过网上报尺寸和沟通,“现在外地的生意也能做了。”
老裁缝店迎来第二春
或走定制路线 或前店后厂批量生产
广州的裁缝店分布在布料批发市场周边和老城区街头巷尾,真正还在做衣服的裁缝店多数在布料批发市场;而老街上的小裁缝店主要是做“针线活”,给附近街坊逢补衣服、改改裤脚什么的;各高校周边散落的裁缝店则专攻西服定制,以价廉物美又合身来吸引囊中羞涩的应届毕业生,为他们制作揾工“战衣”;还有些制衣店走起了批量生产路线,主要接受学校、工厂和公司的工服、班服和制服等的大订单。
海印裁缝店
老外“抄板圣地”平价定制受热捧
说到做衣服,更多人都会想到海印。海印布料总汇一带,几乎走几步路就能见到承接制衣业务的小店。
在布料总汇四楼开店的如姐在这里做了三年,她的店里一面挂着成排布料,一面则是几台缝纫机,还挂着已经做好的样衣。中午时分,店里的几个在休息的女孩手里捧着时装杂志在看。如姐说,很多客人都是带着时装杂志来,指着里面的时装要求订做的,所以她也经常看这类杂志,研究“大牌”衣服该怎么做。
这里的裁缝店老板们都有自己的熟客,其中都不乏老外。如姐的一个熟客就是住在天河汇景新城的中年美国女人。“她已经在我这边定做了一年多的衣服,从春装做到冬装。”起初,这位美国客人是为了参加一位中国同事的婚礼,来找如姐做了一套旗袍。因为如姐的手艺精细,她就开始陆续拿着时装杂志来让如姐按图抄板。去年夏天,她几乎每周都要来订做一件衣服。“不包布料,夏装单裙一般要150元左右,连衣裙要300元左右,上衣150~200元。”如姐说,她收得还算便宜,一些比较红的师傅收费更高。不过她的外国客人告诉她,在国外这叫“高级定制”,价格不菲,“海印制造”显然价廉物美得多。
临近年尾,这里的生意更是红火,到处可见拿着布料跟师傅商量的客人。同在四楼的一位张师傅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接了超过200张单,估计要一直忙到春节前。张师傅手边正好有一张草图,他说这是一位外国客人根据一件大牌衣服改动了些细节后画的图,“除了老外,很多美院、服装学院的学生也喜欢自己画图过来做。”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