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本土服装跨越:距离一线时尚品牌有多远

        百货店经营雷同化;本土品牌在百货零售领域里难以占据一线位置,这是长期摆在中国百货零售商与服装品牌企业面前的两个难题。在金融危机之前,这两个问题并没有显现出足够的影响力,但进入2009年,零售商们因正面“血拼”产生的毒性足以危及中国时尚零售业的发展。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万文英向深陷竞争漩涡的百货商们发出呼吁:百货业不但要从“正面竞争”转向“错位经营”,更要助力民族服装品牌成为中国市场的一线品牌。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市场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百货行业和服装零售业由此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这让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共同的商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审视本土服装品牌的价值与优势,最终实现零售业与服装业的携手共赢。要达到此目的,百货行业、服装服饰行业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

        百货店要用“错位经营”取代“正面竞争”

        纵观发达国家百货店竞争的发展脉络,几乎都存在一个从差异竞争走向趋同竞争、从低级竞争走向高级竞争、从特色竞争走向个性竞争的道路。我个人的观点是:百货店在市场需求基本达到中等发达程度的时候,趋同化趋势就逐渐开始了。中等发达主要指的是顾客消费水平。这有两个基本指标,一是消费群体以中等消费者占最大比例;二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关注从使用价值和价格转向关注品牌、时尚、品位,关注身份的符合、服务的创新和超值需求的吻合,这个趋势在市场需求达到发达程度就会出现百货店分级、分档次并同级竞争的现象。因此,我认为,零售业经营和管理的雷同是市场经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必然的。通过我们经营者的努力,使这个趋势尽快地过去,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新面貌是我们的使命。

        而目前我国的超市等各种新兴商业零售业态大举蚕食百货业“地盘”的今天,由于店铺地段、连锁经营、采购成本、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与拥有极其丰富的商品品种以及“天天低价”的仓储式超市相比,百货业多年奉行的“品种齐全、薄利多销”的法则已毫无优势可言。百货店经营内容、管理模式、促销方式、促销利用点、优惠政策等均大同小异,导致经营雷同现象非常普遍。因此,传统百货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找出与其它业态的差异,重新定位,摈弃传统的经营理念,向现代百货、主题百货转变。

        2009年,中国的百货行业遭遇经营困难的最直接表现是客流量明显下降、客单价下降、成交低迷等,进而影响百货公司的盈利水平。如果我们不解决经营中的雷同化问题,仍然是正面价格竞争,那么,经营中的困难将会更大。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从正面竞争转向错位竞争,就会使得一个城市中的百货店根据自己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寻求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各自走向规范化、品牌化的经营之路。达到市场细分化,满足各种需求。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