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教育职业化探讨

     学生设计得不到发挥,作品难以转换为产品;企业抱怨大学生理论和市场脱节,是千里马难寻还是伯乐难遇?

      服装大省的人才困惑

      “江苏是服装教育大省,每年有很多相关毕业生毕业,同时,江苏又是我国服装大省,每年服装产量全国领先。两样发展要素江苏全有,为什么江苏品牌建设没有别的地方好?这非常值得大家思考。”近日,江苏百芙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薏在接受《服装界》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告诉记者,作为企业家,她对目前行业存在的服装人才职业化教育以及新人培养问题深有感触。

      自从百芙伦品牌被雅鹿收购后,加快了发展步伐,企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从目前公司招聘的设计师个人能力来看,还远远达不到公司的要求。

      据江苏省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郁冰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服装行业的整体规模和档次在提升。现在的江苏服装企业开始由关注产品质量转向关注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但高级设计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产业升级、品牌提升的步伐。”

      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全国服装专业学生有50%转行,而与此同时,服装企业却在说人才严重匮乏。学生设计得不到发挥,作品难以转换为产品;企业抱怨大学生理论和市场脱节,双方把矛盾源头都指向学校,认为学校没有培养出它们所需要的人才。

      是千里马难寻还是伯乐难遇?

      “为什么校企合作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进行不下去,不是学校不对,也不是企业不对,而是选择的理念不对。”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朱建军看来,“作为服装产业链中重要环节的服装职业教育,应该考虑如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来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装企业的运行机制也变得越来越灵活,生产与经营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企业的人才观念和用人机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赛搭建交流平台

      据郁冰介绍,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江苏服装品牌的设计水平,培养一批优秀服装设计人才,江苏省服装协会举办了设计师培训、设计大赛、十佳设计师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一大批服装设计师在江苏国际服装节舞台上不断的成长、发展、提高,成为一支引导“时尚江苏”的设计力量。

      2010年,本着加强产业发展与教育互动,让专业融入产业,让教学融入企业,培育及鼓励新一代设计新秀,搭建发挥年轻设计师创作才华、提升的自身价值的平台,挖掘储备服装品牌发展所需创新人才,进一步提升“品牌江苏”和“时尚江苏”的含金量,江苏省服装协会将携手江苏百芙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百芙伦杯”江苏省服装院校设计新人大奖赛。

      “本届大赛旨在推出设计新人,使学校教学更加贴近市场、取消概念化务虚。”江苏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诸艺萌表示。

      为此,本次大赛从服装企业对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大赛设计主题与百芙伦品牌产品开发主题相结合,引导参赛设计师走近市场、走近品牌,用自己的创新设计诠释百芙伦女装品牌主题。

      同时,大赛组委会还将组织与大赛关联的一系列活动,帮助参赛选手更好地了解百芙伦品牌的文化理念、消费定位、品牌风格,加深对品牌主题产品设计的理解。

      在大赛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百芙伦品牌设计专家、指导教师将给予参赛设计师最直接的专业设计指导,努力营造一个设计研讨、学习、交流的平台,以此推动江苏省服装教育教学与品牌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人才培养相结合。

      据诸艺萌介绍,与本次设计大赛同时启动的还有《我了解或理解、认识的百芙伦品牌》征文、百芙伦服装搭配比赛、设计沙龙活动等活动。

      “举办相关配套活动,就是要加深参赛选手对百芙伦品牌文化及产品风格的了解,给与参赛设计师职业技能的实战学习交流的机会,传递给参赛设计师更多的职业设计概念和理念,使之对将来从事的职业道路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和目标,达到培养新人的目的。”诸艺萌说。

      校企合作促双赢

      “目前,国内的服装设计大赛有很多,大多以创意为主。设计出来的作品,服装企业不能采用,与服装教育的方向也有很大偏差,只注重艺术美感,不注重实用。而本次大赛的形式非常好,与产业需求、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完美结合。”对本次设计大赛的举办形式,朱建军非常认同。

      在他看来,“服装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比职业技能更重要”。这次大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体现了现代服装教育的理念。

      “服装教育问题,学校关注,企业更关注,因为企业需要实用型人才。企业的关注对学校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南京艺术学院服装学院陈飞教授对这次大赛举办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因为本次大赛是她与百芙伦公司合作的一个延续和放大。

      陈飞认为,这次大赛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大赛,以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和服装教育为切入点非常好。所以学校对这样的大赛也非常重视,不是简单的把大赛的设计主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操作,而是有专门的指导老师监督学生的每一步操作流程。为了让学生设计出实用性服装,学校让学生到市场上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同时把企业的设计师请来给学生讲品牌定位、品牌故事、品牌文化等,让学生在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去设计。
      她表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实用性的企业活动的举办,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甚至很多不是设计专业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并获得不错的名次。”

      同时,她认为,大赛设立“杰出育人奖”、“最佳导师奖”对老师也是一个促进,培养优秀的学生就必须要有优秀的老师。如果老师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辅导学生就会存在问题。“这个大赛看上去是学生参与的大赛,其实老师对品牌的理解和认识也已经融入到学生的设计作品中去了。”

      “表面上来看,这次大赛是一个企业和一个学校的合作,其实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百芙伦,他将面对很多品牌,以后在他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将会更游刃有余。学生在以后找工作的过程中也更有信心。”陈飞表示,与百芙伦的合作让学校找到了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

      她告诉记者,通过与百芙伦合作,现在已经有很多品牌寻求和学校合作。“希望这次大赛能为江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设计师,把江苏品牌做到更好,让‘品牌江苏,时尚江苏’更为响亮。”

      谈到举办本次大赛的初衷,王薏表示,“举办本次大赛就是要把公司设计师的实际工作经验传授给参加的选手,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走弯路,更容易融入企业。”

      在她看来,设计师能力和企业需求的矛盾双方都要反思,企业家应该给新招的设计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告诉她们由理论到实践转变的办法。“企业有方向,设计师有方法,通过参与大赛,学生就会找到未来发展的发向和方法。”

      “当然举办本次大赛对企业来说,收获也非常多。”王薏告诉记者,学生本身就是百芙伦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她们非常喜欢这个品牌。在参加大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品牌有进一步了解,品牌的知名度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经验表明,学生需要学校培养,也同样需要企业培养,并不是说学校把人才培养好了,企业就可以直接拿来用。学校培养其基础性、理论层面的东西,企业培养其能力和从业方面的知识。企业只有在继续培养毕业生后再有侧重的用其所长。

      同时,学生就业后也应该是抱着继续学习的态度,从企业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注重企业文化和理念的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人才培养教育工作,逐步与产业发展的节奏相吻合。而“百芙伦杯”江苏省服装院校设计新人大奖赛的举办,给中国服装产学研创建了一个新模式。(A08)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