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大牌进京来势汹汹:急速扩张现隐忧
去年,仅凭短短一年时间,H&M、优衣库、ZARA、C&A等价格贴近普通大众的国际时尚品牌迅速进入北京的各大商场,在他们跑马圈地的同时,Jack·Jones、Only、VeroModa等2005年开始“走红”的“黄金一代”遭遇了强有力的竞争,它们近期的市场份额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在平价大牌重划京城时尚消费市场版图的同时,因快速扩张显现出的管理漏洞也让大牌们的品牌形象打了折扣。
平价大牌进京“来势汹汹”
“只要是好的项目就会跟进,ZARA将在今年大力拓展北京市场。”一位接近该品牌的人士告诉记者。该人士介绍,ZARA已不局限于仅在购物中心采取租赁模式经营,这预示着该品牌将大力进军百货店。相比于购物中心,北京百货店的数量更多,市场更为广阔。对于联营和租金之间的选择,ZARA将跟商家签订灵活的协议:取联营扣点和租金二者中的高点,这种模式是商场和品牌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开业不久的ZARA华宇店记者看到,作为一家社区商场,华宇的面积不大,但商家依然调整了多家店铺,最终将大门右手的黄金位置留给了ZARA。而该品牌开在体量更大的购物中心面积更大。西单大悦城、来福士、世贸天阶的ZARA门店都是如此。因为具有面积优势,这些ZARA的商品品类也比较齐全,除了男女服装、童装外,包、鞋、帽等配件应有尽有。
不仅是ZARA,比其晚进入中国几年的H&M占领北京市场的脚步同样坚实。从在前门大街开出第一家门店开始,这个品牌就成为了北京年轻消费群体热议的话题:“总算在北京开店了”,“明天西单店有折扣”。
当JimmyChooforH&M系列商品在北京首发销售时就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排队购买。在现场记者看到,刚过5时,当前门大街一开街,第一位H&M的爱好者就冒着大雪在前门大街店的门口等候开店。
上周末,在西单大悦城记者看到,不少顾客拿着购物筐正在H&M店内挑选商品。由于采取开放式的购物模式,试穿衣服的顾客随处可见。记者同时发现,店内不少商品因为热销,号码已不全。
相比于ZARA,H&M在商场中的地位更为强势。以其前门大街旗舰店为例,不仅面积大而且商品品类齐全,从男女时尚服装到童装都有,甚至一些服装店中不常见的小物件这里也有。西单大悦城更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进店购物特意将外部楼梯直接修到了H&M店内,这种待遇在国内商场中并不多见。
除了ZARA和H&M外,品牌掌门人已荣膺日本首富的优衣库同样在积极扩充着自己的版图,如今消费者不仅能在西单看到该品牌,不少新兴商场中同样出现了优衣库的身影。因为商品热销,在这些门店排队试衣已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