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用合成革行业的发展趋势
人造革、合成革是上个世纪中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人造革在我国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是中国塑料工业中发展较早的行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70年代开始,延续到90年代陆续引进日本、意大利等国生产合成革的先进设备与技术。伴随着国内外高科技的发展与先进工业设备的应用,我国合成革行业管理、技术水平、产品档次都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合成革行业已成为世界上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进出口大国。
新纤维技术不断涌现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当前生产的PU合成革无论在产品质量、品种,还是产量都得到飞速增长,其性能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某些方面的性能甚至超过天然皮革。如抗断裂强度、抗撕裂强度、抗剥离强度、抗缝纫强度、耐磨擦强度、耐曲挠强度、耐寒性、耐老化、抗疲劳、耐油、耐化学腐蚀、防霉抗菌、吸湿透气等性能,按需要,经过特殊处理,都可以优于真皮,达到性能与外观品质和天然皮革真假难分辨的程度。90年代后,合成纤维及无纺布制造,更向着超细化、高密度化和高无纺效果方向发展。聚氨酯树脂制造向着PU分散液、PU水乳液方向发展。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功性能合成革首先需要其基础纤维材料具备优异的性能,近年,欧、美、日的大型合纤企业,每年都成功推出多个合纤及下游加工应用新品种。
如杜邦公司的T-400是由两种不同的涤纶纤维制成的双组纤维。这种纤维比过去的涤纶纤维有更好的弹性回复性,避免了松弛现象的发生,同时该产品还具有良好的保型性和抗皱性,用于制作热定型纤维制品;
欧洲的特莱维拉公司的抗菌性能的多功能聚酯纤维,能对付常见的各种类别和形态的细菌,减少其出现和繁殖的的可能,而且其抗菌效果是永久性的,不会造成皮肤的不良反应;
美国Hills公司的新型超微细纤维是利用新型元件技术在普通的喷丝板孔密度下纺制海岛型纤维,每根纤维有900个岛。这种喷丝板有198个孔,孔间距为6.4mm*6.4mm。在经过充分拉伸和溶掉海基聚合物后,岛基纤维的直径大约为300纳米。该技术可以纺制dpf为2的900个岛基的纤维。有许多聚合物可以在一起使用,如以聚酯为岛,PVA或聚乙烯为海。岛/海聚合物的比例可在50/50到70/30之间变化。
日本旭化成公司彩干法纺丝生产出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Spandex弹性纤维;钟纺公司的"Aquastealth"、"LivefreshP-Neo"是截面为星形的涤纶长丝,特点是快干吸汗;帝人公司的Calculo涤纶弹力丝,吸汗和快干性能特别好;近年我国化纤产业正呈现出由量扩张向质竞争的发展趋势。
天津石化公司的远红外聚酯纤维及远红外丙纶纤维是在普通聚合过程中加入一定量远红外粉制成远红外切片或母粒,用此切片或母粒在调整的纺丝工艺条件下纺成长丝或短纤。在此工艺条件下纺制的纤维,远红外粉均匀牢固地分散在纤维中,具有持久发射远红外线的功能。可加工成多种棉毛制品,如手套、尘垫、夹克、运动服、雪地鞋、保健袜等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