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信息化:动荡调整 苦练内功
国际金融危机对纺织工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纺织工业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稳定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了下行趋势。行业产销全面减速,盈利明显下降,亏损企业增加,困难局面前所未有。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纺织行业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三季度稳步回升的趋势愈加明朗。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纺织出口仍然在底部震荡,成为制约纺织复苏的主要因素,但是纺织行业产量、投资由于内销市场的支撑持续回升,利润反弹明显,行业结构调整加快。
2009年对纺织行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是,国务院发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振兴规划》)。大半年的实践证明,《振兴规划》对于纺织行业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振兴规划》的目的一是立足于当前,缓解纺织企业面临的压力,如调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 二是着眼于长远,积极促进纺织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这显然是《振兴规划》的重点。其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是重点任务,并明确提出加快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
政府导向明确方向
《振兴规划》中提出加快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后,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在未来5~6年中,要重点提升纺织行业专用装备的数字化控制水平,推广适合化纤、纺织、印染和服装等行业特点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专业化进销存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 发展专用装备的嵌入式系统等,对纺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发挥明确的导向作用。
标准化势在必行
加强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建立与完善行业信息编码、信息化标准、行业规范,尤其是编制行业特殊应用系统的标准和规范已经提上日程。
面对服装CAD产品较多的状况,今年中国服装协会组织制定了行业标准《服装CAD电子数据交换格式》,包括样板数据和排料数据两部分,将对今后服装CAD的推广应用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在进行的棉纺织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项目在国家工信部的统一部署下,将研究制定评估体系,选择一定数量和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然后分析调查数据,编写评估报告。
行业化ERP仍是重点
企业管理信息化对于纺织行业实现管理创新至关重要,推广应用适合各个细分行业的ERP一直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点。《振兴规划》明确指出: “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适合化纤、纺织、印染和服装等重点行业特点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从国家层面明确支持行业化ERP的开发和应用这是第一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一阶段,华纺股份、山东华兴、南山精纺、罗莱家纺等企业实施ERP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纺织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给瞄准行业化的ERP厂商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在当前行业市场品牌集中度不高的状况下,今后2~3年,率先拥有行业适用的软件产品,其竞争优势将迅速表现出来。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