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2010参展企业:从“融入”到“添彩”
在第十八届中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0)举办前夕,由包括本报在内数家行业媒体记者组成的CHIC2010新闻报道小组前往江浙各地,实地采访了CHIC2010部分参展企业,了解他们的参展需求和发展现状。在CHIC2010展前行的第二站——海宁,走访了海宁中国皮革城、欧雅皮草时装有限公司和艾杜服饰有限公司。记者发现,从最初的融入服装和时尚大潮,到如今为CHIC添彩,海宁皮装企业不仅从参展CHIC中受益匪浅,而且已经学会如何在CHIC舞台上演出自己的节目。
皮革城:带着企业追亮点
从2004年开始,海宁中国皮革城每年都要以组团方式,组织海宁当地的皮装企业到CHIC参展。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们将连续第七年组团参展CHIC。不论是展会规模,还是参展效果,CHIC都是国内办得最成功的服装展会。海宁许多企业也正是通过参展CHIC,得到提升和进一步的发展。”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查加林说,当年组团参展CHIC,是希望让海宁的皮装企业更快融入服装和时尚大潮中,如今,这已经成了企业自觉的行动。2007年,他们组织了30多家企业参展,展位面积占整个皮革展区的一半。
查加林认为,CHIC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参展企业不仅希望从中实现商业目的,而且更希望看到新的亮点,得到新的收获。
近年来,海宁中国皮革城的自身发展也十分引人注目。
2009年7月,总投资4.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佟二堡海宁皮革城正式奠基;10月,总投资3.4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四期工程正式开工。查加林说,这些举措只是海宁中国皮革城进一步扩张的第一步,随着时机的不断成熟,“海宁中国皮革城”将成为全国连锁的著名商号,“海宁皮革”这一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品牌将进一步成为中国皮革风尚的代言人。
欧雅皮草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景伟告诉记者,许多外地朋友都向他打听皮革城四期的建设情况,希望“走后门”拿到铺面——店面根本就不够用。
齐景伟说:“皮革城的发展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几乎每个项目都很好,做什么都火。”
思齐之家:让观众看到新意
提到欧雅,人们更习惯用“思齐之家”来称呼——那是欧雅皮草时装有限公司的商号。在2006年之前,思齐之家还是一家贸易公司,2007年初,齐景伟下决心转型做品牌。
长年从事贸易,不仅熟悉渠道建设,而且由于与设计机构长期打资产,对设计研发也不陌生,加之具有较强的供应链控制能力,促使齐景伟把思齐之家送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过去,我们就有在海宁的操作经验,感到海宁的环境非常适合我们发展。当年,就下决心把公司从哈尔滨迁到海宁来。”齐景伟说,他已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海宁。
-
- 确定